田藍解釋“這種戰術叫做敵進我進。
眾人都驚訝了。敵進我進這和大家平常上課時聽到的游擊戰術精髓“敵進我退”完全相反呀。那他們以后到底要怎么打
陳立恒是大家的游擊專家,他在邊上做說明“這兩者不沖突。敵進我退是正面遭遇的時候,我們避其鋒芒,采取麻雀戰的作戰方式,讓敵人不堪其擾。至于敵進我進,就是他們趁著他們進攻我們的大本營結果導致自己后方空虛的時候,直接殺到他們后面去,打亂他們的掃蕩封鎖布局,從而取得反掃蕩斗爭的勝利。”
他滿臉嚴肅地強調,“同志們,我們不能低估日本人的厲害。我們之前的戰斗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有敵在明,我在暗的優勢,也有局勢混亂,日本鬼子一開始沒搞清楚究竟是誰偷襲了他們,所以才沒有對我們開啟大規模掃蕩的幸運。但這種事情可一不可二,我們既然已經主動選擇當日本鬼子擺在明面上的敵人,就要做好被殘酷報廢的準備。下面,趁這個機會,我跟大家說說日本鬼子對我們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的基本戰術合圍戰術。”
一百多人的隊伍分成兩列,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為了保證大家能聽清楚,田藍也在旁邊幫忙補充說明。
什么叫做合圍戰術就是日本兵從各個方向排成并列的縱隊,組成所謂的“梳子隊形”,朝根據地內部步步緊逼。這些縱隊還會拆成小分隊,使得梳子更加密集。而且他們彼此之間互相策應,只要其中一小縱隊跟我方開火,臨近的縱隊會立刻過來支援,徹底斷絕游擊隊突圍逃生的可能性。
日本人的狠,那是相當的狠。
眾人聽得滿臉嚴肅,誰都不敢疏忽大意。前面他們沒在日本人手上吃大虧,是他們運氣好。但如果日本人不厲害的話,為什么他們會在敵后打游擊呢日本人占領的地盤,原先是他們的家園啊。
到今天,他們都不敢想反攻占領城市的事,因為知道雙方實力懸殊,他們根本做不到。
陳立恒還在解說“日本人掃蕩的作戰指導原則是外線進攻作戰的分進合擊原則。鑒于此,我們必須得在對方合圍圈子形成之前,利用間隙,從我們根據地翻到敵后,從他們后方空虛,給他們狠狠一擊。這種戰術叫做翻邊戰術。”
這當然不是他的發明創造,這是無數抗日志士,尤其是游擊前輩們,在拋頭顱灑熱血,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之后,才逐步總結出的經驗。
現在,他拿來使用,希望可以用此手段盡可能地多打擊敵偽勢力,減少抗日軍民的損失。
大家伙兒聽了他的部署,當真是大寫的服氣。
因為就算他們自己,在聽到日本人要過來掃蕩的消息時,第一反應也是帶領群眾躲進深山老林,不跟日本鬼子打照面。再狠一點兒,也不過是在縣城附近設伏擊,采取守株待兔的模式,打日本鬼子個措手不及。
沒想到,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他們既不躲也不藏,還要主動去打日本鬼子的后方大本營。
他們自己也想不到的事,日本鬼子上哪兒想去這才是保密的最好方式啊。
啊哈,自古以來都是以強犯弱,弱的一方哪里敢主動發動攻擊。他們反其道而行之,主動打日本人的后方,說不定日本鬼子還要被嚇到,搞不清楚他們究竟有多少人馬呢。
劉成武最近被逼著學習,也開始讀起了兵書,這會兒憋了半天,終于冒出一句“這算不算孫子兵法說的用兵以奇制勝”
周老師肯定地點頭“算,當然算。”
大家伙兒明確了目標,便扛著武器急行軍。他們一路翻山越嶺,中途還度過了溝河,直接奔向了黃家溝。
這里有日偽軍的一處炮樓,平常他們仗著背靠大本營,可沒少作威作福,禍害百姓。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游擊隊是沒底氣和日本幾百人的大隊直接杠上。但是端一所最多駐扎了十來個日本鬼子的炮樓,他們還是毫無畏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