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軍人,馬革裹尸,責無旁貸。但是死得稀里糊涂,但凡是個活物都受不了。
愛可以將大家緊密團結在一起,恨也可以讓大家伙兒眾志成城。
來自不同隊伍的眾人嘴里含著口號,愣是推著卡車在馬路上艱難前行。
這場景理應是滑稽而荒謬的,可是所有人,所有衣服穿的亂七八糟,甚至還有不少穿著從日本鬼子死尸上扒下來的衣服,根本叫人看不出究竟隸屬于哪個番號部隊的人,齊心協力,推著一輛碩大的卡車往前走。這場景,讓田藍有種想要落淚的沖動。
莫名其妙間,她想到了當年學習的紅旗渠精神,她還想到了自己跟軍墾戰士小伙伴一道跳進冰冷泥漿中,改造鹽堿地的場景。
人力是那么的渺小,人力又是那樣的強大。
遠遠看上去,在公路上踽踽前行的卡車就像一只碩大的烏龜,瞧著挺可笑的。可是再想想龜兔賽跑,笨拙緩慢的烏龜終究贏得了這場不可思議的勝利。
就像中日開戰前,國際輿論普遍認為日本不可戰勝。可最后真正獲得勝利的,卻是我們。
只是這勝利之花是用無數人的鮮血澆灌而來的。
就像現在,日本鬼子在遍地開花式受襲之后依然能夠迅速糾結機動部隊,氣勢洶洶地朝他們開來。
天色漸曉,過了正月,天亮的也比往常早。蒙蒙的晨光中,陳立恒甚至已經通過繳獲的日本人的望遠鏡瞧見了集齊而來的坦克。
部隊的偵察兵也傳回了消息,大批日本人正往他們的方向來。
領頭的將領,被大家稱為吳團長的中年人皺著眉,立刻沉著下令“傳我的令,1排2排火力掩護,老子去炸了日本鬼子的坦克剩下的人想辦法把車子往山洞里推。我們去把人引開。”
田藍驚訝“你要怎么炸”
日本鬼子的坦克放在整個二戰戰場上實在提不上嘴,后期被美國壓著打,就是因為性能質量這兩個方面都不行。但現在是在中國,國內戰場缺乏壓制坦克的武器,所以不起眼的日本坦克也能耀武揚威。
吳團長臉上浮出了古怪的笑“直接炸是炸不開,我們的炮都已經被埋了。撬開他們的蓋子,把手榴彈丟進去。只要丟成功了,里面的鬼子被炸死了,坦克也就報廢了。”
這么做的犧牲有多大在淞滬戰場上,為了炸毀6輛坦克,他們兩個排的人基本上就沒能下來。
陳立恒拒絕了這個提議“你們掩護我,車子沒油動不了,火箭炮能打。”
將士和自衛團的人只聽說過火炮,倒是沒聽說過啥叫火箭炮。
但陳立恒的話立刻提醒了他們,沒錯,他們還有炮彈。就算打光最后一枚炮彈,能多消滅一個鬼子,他們就賺了。
暮色漸漸退去,尋找合適伏擊點的偵察兵突然間發出驚呼“團長,你看這是什么”
他的聲音是如此激烈,以至于田藍和陳立恒都忍不住伸頭看。因為距離有點遠,加上草木的遮擋,他們只隱隱約約看到一片灰色。
可是吳團長的聲音透過了黎明之前最后的黑暗,他的驚喜即便隔著晨霧和郁郁蔥蔥的大樹,也準確無誤地傳遞到其他人耳中。
“炮咱們的炮”
對外人而言,炮與炮之間的區別相當于螞蟻和螞蟻之間的差別,實際上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