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該恨守城的心狠,眼睜睜看著他們死在城外,卻不管不顧
也許到死的那一瞬,他們都不敢恨吧。老百姓被欺壓太久了,連自己都不敢把自己當成人看。遭遇再大的不幸,他們也只能嘆一口氣,麻木地念一聲,這都是命。
陶先生詢問田藍的意見“那這些人我們收不收”
收下來就得管,得治病,得給飯吃,還得給他們安排地方住。他們老家已經被洪水沖了,又變成了疫區。起碼短時間內,他們得留在根據地無法回去。這么一來,又要再給他們找一份吃飯的營生。
一樁樁事情加在一起,可不是簡單的上下嘴皮子一搭。
而且這些人很可能攜帶病菌,一旦控制不好,還會造成根據地再度爆發霍亂。
雖然陶先生也不恥桂軍直接關門不讓災民進去的舉動,但從防疫的角度來說,這樣做最安全。
田藍也理解陶先生的猶豫,接收災民哪是簡單的事。然而這事再難也得做。不然中國的老百姓,他們人民子弟兵能眼睜睜看著人家死啊。
“收,全都收下來。藥品和消毒劑以及被褥的問題不用擔心,重慶政府會一部分,國際友人也募捐了一部分,我們自己再想想辦法。”
陶先生還是不放心“那吃的呢我現在害怕他們只是開始,后面會有更多的難民收到消息往這邊跑。到時候如果安置不了,會搞出大亂子的。”
田藍很想撓頭。
她當然知道任何地區的容納量都有限。不然新中國剛成立那些年,國家為什么不讓農民拼命往城里跑,還不是因為城里沒那么多崗位,找不到工作的人會出亂子嗎。
只是,現在她只能管好眼前的事,誰還真能走一步看一百步啊。眼下他們要走的這一步,就是好好安置災民。
田藍安慰了句陶先生“你也不用太擔心,目前吃的應該夠,二鬼子不是沒人搶走我們的糧食嘛。”
日本鬼子的確盯著聚龍山根據地。那邊大順煤礦的戰斗一打響,這邊日本鬼子就開始有動靜了。只不過不曉得是他們覺得自己身嬌肉貴,不值得跑到鐵血軍的地盤冒險;還是他們也知道了細菌戰的事,反正這回過來搶糧食的還是偽警察部隊。
結果,這幫黑皮狗就叫看守糧食的民兵給揍了。
民兵普遍表示歡迎,因為根據地的規矩就是地方武裝力量繳獲的槍支彈藥歸自己所用。
從一開始面對敵人瑟瑟發抖,到現在把對方當成送槍送炮的對象,挺直的不僅僅是民兵的腰桿,更是根據地老百姓的信心。他們相信自己可以打跑鬼子,因為他們才是這片土地的主人,他們怎么能夠任由侵略者興風作浪呢。
陶先生勉強被說服了,點點頭道“那好,先把他們安置下來吧。”他想了想,又惋惜道,“可惜江南水稻只能一年一收。如果稻子能一年兩收的話,根據地的糧食大概就真夠吃了。”
他雖然在城里生活,但跟這時代的大部分士紳一樣,家中也有百畝良田,而且都是上等水田。耕種的長工短工以及佃戶同樣精耕細作,可從來沒有一畝田能夠收獲上千斤稻子。
也不曉得他們到底是從哪兒得來的糧種,居然收成這么好。
田藍含糊其辭“我們也弄到了上好的小麥,小麥的產量可能比水稻還要高。所以說,有人投奔我們根據地是好事,開荒需要人。你等著看吧,現在江浙皖地區各方勢力錯綜復雜,別看眼下爭的是地盤,到后面大家搶的都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