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這些漁民吧,如果不是他們自己打過鬼子,按照他們千百年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經驗教訓,即便新四軍再和氣再好講話,那他們對著軍人的時候也是戰戰兢兢的。因為平易近人這個詞本身就是居高臨下的呀。
但現在不一樣了。大家都打過鬼子,即便沒有親手殺了鬼子,也為抗日大業做了自己的貢獻。大家心里就有底氣。他們一樣哩,都是為了共同的事業而聚集在一起。
這才是真正的抗日啊,牛馬豬羊認識到自己是人的抗日。
偉大的領袖說日本鬼子是中國人的反面教員,當真一個字都沒錯。
田藍和陳立恒同張將軍在渡口揮手道別,上了航船往根據地去。這會兒太陽已經落下山,天空顯出了灰茫茫,連晚霞都暗淡了身影,顯出了水鄉的寧靜。
遠遠地,牧童騎在水牛背上,叫最后一抹天光剪成了折影。那被牧童含在嘴里的葉片吹奏出的笛聲也叫蒼茫大地拉成了悠遠的旋律。
水鄉,是如此的寧馨美好。
田藍鼻端聞著不知名的花香,眼睛朝著高高低低的水草,突然間起了興致,指著船邊的蘆葦叢主動開口“這個也能做飼料,搭配甜高粱桿喂豬催肥效果特別好。”
蘇北戰役之后,剛好是種甜高粱的季節。而甜糕糧可以榨糖,白糖現在又是管制物資,價格十分昂貴。田藍就拿了高產甜高粱種子分給各個部隊,好讓大家調整產業結構。
甜高粱是寶貝哩,又能榨糖又能做飼料,田藍當然得好好挖掘一番。
搖櫓的是新四軍的民兵隊長,他聞聲來了興趣“真能喂豬呀,蘆葦桿子豬肯吃嗎”
田藍點頭,十分篤定“當然,這個發酵后催肥效果很不錯,搭配甜高粱渣喂豬,豬就呼呼往上長,到時候你們就不愁沒肉吃了。”
新四軍想從國民政府手上拿軍餉不是件簡單事。分了駐軍地點之后,他們也在根據地搞大生產運動。什么開荒種地養豬養雞,個個都是行家里手。
沒想到民兵隊長卻搖頭,一本正經地強調“沒肉吃,吃瓜菜也行,有豬毛就好。這個能賣錢,賣了錢就能炮打鬼子。”
說來不可思議,這個時代的各種飛機、軍艦、坦克、戰車的噴漆、以及各類槍管炮管的清洗都離不開豬鬃刷,所以豬毛是a級軍用物資,也是眼下中國出口創匯的重要產品。
所以民兵隊長才會說出寧可不吃豬肉也要豬毛的話。
陳立恒笑道“豬肉要吃,豬毛也得要,物盡其用才不浪費。”
他伸手指著蘆葦叢,開玩笑道“你看這蘆葦桿子長得又高又密,不就跟豬毛一樣,說不定吃了蘆葦的豬長出來的毛更多呢。”
說話的時候,他的手已經下意識的伸過去要掐蘆葦葉子。
旁邊一直悶頭搖船不吭聲的民兵終于忍不住,焦急地開口阻止“別別別,這是稻子。”
陳立恒的手也感覺到了不對,趕緊往回縮。待他定睛一看,媽呀,還真不是蘆葦,而是長在水面的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