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得小云頭皮發麻,都不知道該怎么說下去了。
她承認她有私心。她希望她兩個妹妹能到知青點來打零工,多少掙點錢。
她家沒有兄弟,就三姐妹,號稱三朵金花,都上了中學。她今年高中畢業,她大妹剛上高一,小妹念初二。
本地挺有意思的,農村主流社會思想還是認為女娃娃沒必要念太多書,上個小學認識幾個字會寫自己的名字就行。但婚姻市場上,家境殷實的人家還是偏愛讀過中學的女娃當媳婦。
倒不是他們相信讀過中學的人腦袋瓜子更聰明,能把日子過得更紅火;畢竟在做農活這件事上,力氣和經驗才是關鍵。
婆家之所以如此認定,正因為大家都清楚,只有看重女兒的人家才會讓女兒讀完中學。
只要不是存心磋磨兒媳婦的婆家,誰不喜歡自家兒媳在娘家也是心尖尖吶。
正因為這樣,小云才希望兩個妹妹也讀完高中。
其實以她的年紀在本村,差不多可以講婆家了。彩禮錢貼補兩個妹妹讀書,是最現實的做法。
但她不想就這么稀里糊涂地嫁了人,她又心疼爹媽供應她們姐妹念書辛苦,偏偏入冬以后挑河泥筑河堤這種能掙工干的活,根本不是她們姐妹能負擔的。
農村又沒什么外快可以掙,她們只能干著急,都不敢想開過年來的學費要怎么辦。
也是話趕話,小云才脫口而出推薦自己的妹妹。
等到話說出口,她才反應過來不合適。
誰不曉得知青點的工分值錢啊。不管釀酒還是制糖,都是掙錢的營生。社員們的眼睛又沒瞎,誰瞧見了不眼熱。
上個禮拜,還有人朝大隊書記嬉皮笑臉,說知青點的人太少,湊不足一個生產隊,自己愿意加入知青點勞動。
結果被大隊書記直接懟了回去“你是知青嗎大字不識一籮筐,也好意思張這個嘴。人家知青娃娃都要高考的,你倒是給我上場考一個呀”
原本想趁機占便宜的社員被說的臊眉耷眼的,再也不敢提這茬。
其他動了小心思的人也不得不按耐住自己的蠢蠢欲動。
小云羞愧,她怎么就好意思張這個嘴呢下放知青愿意拉拔一把他們這些本村知青,已經夠仁義的了。
沒想到田藍居然直接開口問“你妹妹多大了多高的個子”
等了解完情況之后,她點點頭“行,可以來上工,先打一個寒假的臨時工吧。”
眾人都心中暗喜。
他們現在是掉進了蜜缸里,最起碼從來不缺糖吃,更別說后面工分折算成錢了。
但誰沒個親朋好友呢小云的妹妹能來上工,是不是意味著他們也能推薦自己的兄弟姐妹
田藍看著大家滿懷希冀的目光,痛快地點頭“當然可以,只要年滿10周歲,上中學的都可以,更小的文化程度更低的不行。”
大家都表示理解。
年紀太小,干活沒力氣,磕磕碰碰的還容易出事兒。
文化水平太低,領悟能力相對弱,技術活上手慢,耽誤工作。
眾人七嘴八舌,一人起碼舉薦了一個人。最后合起來,直接多出了三四十號寒假臨時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