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隊書記瞪眼睛“你當你是啥供銷社哩人家這么大的廠,還會求到你頭上”
田藍挑了挑眉毛,成竹在胸“那當然,不然大冬天的,他們下鄉喝西北風好玩啊。”
為什么先跑去公社,把公社干部都領過來因為知道食品廠已經捷足先登,訂了大批糖。他們想分一杯羹的話,就必須走上層路線。縣官不如現管嘛
為什么一直啰啰嗦嗦挑三揀四因為挑剔的才是買貨的。賣家就更加想做成這筆生意。而且越被挑剔,就越要證明自己。
大隊書記回不過神,眨巴眼睛道“人有啥好求我們的,大不了少發點年貨唄。”
田藍搖頭“不是年貨的事。年貨歸工會管,他們是搞采購的。”
她還真沒猜錯。
酒廠之所以如此著急,是因為生產原料不夠了。
他們廠的主打產品是白酒,但真正打開銷售市場的是一種甜津津的果酒。
當初他們廠的技術人員另辟蹊徑,以城市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女性作為主要銷售目標,打造了這款間或于蜜水和酒之間的果酒。
推出的時候,全廠上下都戰戰兢兢,生怕果酒會砸在手里。結果事實證明,只要挑準了受眾,就不怕東西沒銷量。
果酒既然是甜的,那里面肯定加了糖啊。
今年也是邪門,糖尤其緊張。食品廠都弄不到糖了,他們酒廠的情況自然也不美妙。
眼看著因為原料不足,生產線都要停下了,酒廠不著急才怪。市場就是這么殘酷,你這邊供應不上,那邊人家補上了。等你后面產能增加了,你的銷售市場也被人占據了。再想搶回來,千難萬難。
正因為如此,酒廠才會病急亂投醫,連小作坊都找上了。
王科長圍著田藍團團轉,堂堂一個國營廠的采購科長,都變成了供銷社里央求售貨員好歹給點布頭的老農民,姿態擺的尤其低。
田藍倒不是存心看他笑話好出口氣,她忙死了,哪有這閑工夫
“真沒地方,有地方的話,我哪有把生意推出門的道理。”
大隊書記也愁,原地團團轉。
他眼睛瞥到外面跑來跑去的中學生們時,突然間福至心靈“學校,學校放假了”
要說起來,村小學還真是趙家溝為數不多的磚頭建筑,好歹墻基是磚頭跟石頭砌出來的。大也不算大,一排平房而已。
但眼下來說,它的存在解了糖坊的燃眉之急。
公社主任也拍大腿,興致勃勃“沒錯,學校放假了,剛好這個寒假你們就在里面好好做糖吧。”
田藍犯愁“那桌椅板凳清在哪里”
大隊書記莫名其妙“哪兒來的桌椅不都是從自家的板凳嗎”
田藍這才翻出了原主的記憶。好像真是這么回事。
也不用擔心沒有桌子怎么寫字。因為這時代的小學生用的是石板和石筆,直接架在腿上就能寫。不到考試的時候,學校根本舍不得用一張紙。
她點頭,露出了誠心實意的微笑“太好了,那就多買幾口缸擺在學校吧,先湊合過這個年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