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萍走來走去,一邊喝涼白開一邊抱怨“怎么今天比昨天還熱”
陸雙雙奇怪“廢話,肯定一天熱過一天啊。”
趙丹萍從床上拖草席,打定主意“我今天就睡地上了。田藍,你也睡地上吧。”
龐詩云趕緊喊“那也得先拖了地再說吧。”
四個姑娘一起動手,沒多會兒功夫就將地面收拾干凈。
嘿,躺在水泥地果然比床板上涼快,加上門開著串風,那種人被架在火上烤的感覺消減了不少。累了大半天的舍友們接二連三跌入了黑甜鄉。
田藍都昏昏欲睡時,旁邊躺著的趙丹萍突然間輕輕推了她一下,然后湊上來跟她咬耳朵“你別聽他們的,千萬別下鄉。你既然都不怕得罪他們了,那就硬到底,別半途而廢。”
田藍睜眼看她,只見校園路燈微弱的燈光下,趙丹萍滿臉焦灼“你別看報紙上寫得好看,我表姐是前年去的,去了就哭,絕望的要死,后來還是嫁人才回城。就她的條件,沒下鄉哪里會看得上我表姐夫。陸雙雙是以為下鄉就不用學習,又不用被爸媽管著才想去的。她就是葉公好龍,真去了,得哭死她。”
田藍默默地聽著,沒吭聲。
她一點兒也不奇怪1965年的夏天,學校就動員他們下鄉。因為雖然后來好多人將上山下鄉運動和文化大革命捆綁在一起說,但她清楚這其實是兩件事。
上山下鄉運動起源于五十年代,最初是知識青年自主行動,以支邊為主要形式。后來才獲得國家的認可和倡導,1964年,對,也就是這個時空的前一年,國家做出了統一規劃,倡議青年下鄉建設農村,以十五年為限,促進農村地區發展。
1978年知青大回城,其實也大體對上了這條規劃路線。
趙丹萍看她沒反應,急得夠嗆“你別傻了,農村真要有那么好活,當初餓死的人為什么是你媽你那后媽就不是個好的。”
田藍眼皮子直跳,哎喲,這可是條重要信息。呵,餓死的親媽,不是個好人的后媽,從農村來的原配女兒,足夠腦補出幾十萬字的小說了。
可惜田藍現在餓得心浮氣躁。難怪以前大家吃過晚飯就早早睡覺,因為繼續說話做事很容易肚餓,她又沒夜宵吃。
她無心再八卦原主的家庭生活,只閉上眼睛冒了句“我沒打算下鄉,睡覺吧。”
趙丹萍要的就是這句話,聽到了也就心滿意足地閉上了眼睛發出幸福的小呼嚕。
田藍卻睡不著了,她餓得難受。稀粥窩窩頭不扛肚子,這會兒早消化光了。她身上全是汗,也不知道是熱的還是餓的。她煩躁地翻身,宿舍過道太狹窄了,她這一動彈居然直接滾到了床底下。然后她眼前一黑,直直墜入深淵。
那種失重感太強烈了,以至于田藍忍不住尖叫。
可是當她再睜開眼時,她驚訝地發現自己置身于一個新世界,不,是她熟悉的世界。看看眼前菠蘿包、提拉米蘇還有一盒盒飯菜和點心,怎么看怎么都像是某某鮮生啊。光是它家菠蘿包的盒子,她就能一眼認出來。
不對,這些東西為什么都擺在小車上哦,她想起來了,這些都是還沒過期但要被超市處理掉的臨期食品。
作為農大的學生,田藍深諳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她第一次看到這些吃的要被丟掉時還舍不得冒著熱氣的糕點,詢問工作人員是否可以打折銷售給她,又沒過期,結果被拒絕了。
田藍沒能繼續考慮自己為什么會跑超市來了,因為她的手先行一步,抓起菠蘿包就狠狠地咬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