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60年代,國家就已經推行過一波村村通電的工程。向陽公社也是搭了那會兒的末班車,成功通上的電。
但買電線要錢,買電線桿子也要錢,最可怕的是用電還得交電費。這對各個大隊的社員來說,是沉重的負擔,他們承受不起。
聽說本省甚至還有地方當初被作為示范點,村里通了電。結果因為交不起電費,后來電燈電線都成了擺設,家家戶戶還點煤油燈。
一句話,錢制約了現代科技進農村。
現在,經濟卡脖子的手已經松弛了,起碼趙家溝不缺這份錢。
大隊書記聽了田藍的匯報,贊同通電的是迫在眉睫。
有了電,他們的磨坊就不用單純依靠風力。到時候通上電,磨盤就能呼呼地轉。
有了電,即便到了晚上,糖坊和酒坊照樣能開工,起碼能多趕一半的工時,能多掙好多錢呢。
以后娃娃們也不用坐在煤油燈下寫作業,多費眼睛。
他立刻張羅著開社員大會,把全大隊的男女老少都攏到一塊兒,說引電入村的事。
通電技術上沒問題,縣里的電力公司也愿意送電下鄉。就原先困擾大家的電纜供應,因為吳師傅有門路,只要多掏點錢就能買到。
大家唯一需要討論的就是錢。
電線桿子好說,現在條件有限,沒有水泥柱子,拿硬木頭代替也常見。反正他們是山村,山上都是樹,倒不缺這點木料。
但電纜不一樣啊,這可是緊俏物資。好不容易有了門路購買,那就得掏錢。
還有就是變壓器。往前數幾年,你要跟上面申請個變壓器指標,你得拿出200斤銅去換。村里只當然沒這么多銅,那還得花錢去各個地方收。
除此之外,家家戶戶用的電燈同樣是一筆錢。
大隊書記強調“我們講民主,不搞強迫那一套。電是肯定要進村的,但入不入你家大門,得有你自己說了算。但我丑話講在前面,過了這個村沒那個店。如果這回你不借著大隊通電的東風,把家里的燈亮起來。以后你再想牽電線,你甭找我,找我也沒用,你自個兒去找電力公司,再掏錢。”
社員們發出嗡嗡的聲響,大家交頭接耳。
有人扯著嗓子喊“通,書記你就給個準話,電費要出多少錢”
大隊書記罵了句娘“你個東西鬼的很,通電就不要錢了嗎我們請電力公司的同志算了下,電從公社接到村到村尾巴,總共需要5000米電線。我們找人買的電線1米4毛錢,這樣加在一起,差不多要2000來塊錢。電線桿子我們自己砍。電力公司派人下來干活,我們要出300塊。變壓器差不多要100塊。公賬上得走2400。剩下的,各家各戶負責的就是往自家去的電線。因為距離有長短,所以大家誰也不占誰便宜。比方說二隊要通電,用了500米電線,那就是200塊錢,幾戶人家通電,就家家戶戶平攤。”
大家伙兒聽得心驚肉跳,沒想到通電這么費錢,電線又這么貴。
如果放在去年的今天,不用說,大家肯定立刻抬屁股走人。他們村的地主都死了,唯二的兩個富農已經風燭殘年,剩下的貧下中農哪兒來的錢通電
有腦袋瓜子靈光的人,瞬間覺得不對勁“從公社到我們大隊有4個大隊呢,難道電線桿子和電線都要我們出”
其他人回過神來,跟著嚷嚷“就是啊,他們就不用電嗎”
大隊會計兩手一攤,做出苦臉“就是占我們的便宜呀,人家說了,他們沒錢,他們不用電。”
其實這幫狗日的就是等他們把電線架好了,等過自己大隊了,再出進村的錢。如此一來,起碼能節約34的開銷,多劃算的買賣。
社員們開始憤憤不平,集體要求大隊部強硬一點,干這幫狗日的,絕對不能讓他們占便宜。
這個時候,大家已經顧不上那些大隊有自己的親戚,他們趙家溝要先抱團。
一片鬧哄哄中,田藍被迫發言“那要不這樣,咱們換到人家大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