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一天比一天熱烈,就連露天生長的黃瓜都開出了嬌艷的小黃花,辣椒也長出了小小的果實。
向陽公社的應屆高中畢業生們以及高考復習班的同學也迎來了他們高考的第一道門檻預考。
這是80年代高考特色產品。
因為考生太多,統考工作量太大,人手緊張,為了降低組織工作的難度,所以推出了這么個初篩選方案。理論角度上,是要在考生人數多的地方先進行試點的。
按道理來說,大西北地廣人稀,考生人數應當不多。
但田藍他們的運氣不好,因為他們所在的省由于種種原因還沒能回城的知青不少,戶籍還在本地,只能在這兒參加高考,所以報名考生總人數居然不少,也在預考篩選的范圍之類。
所以5月第二個禮拜六天剛蒙蒙亮,大家就坐著各個大隊的拖拉機,浩浩蕩蕩地往縣城去。
之所以不是昨天就過去踩點住下,是因為沒地方住啊。
向陽公社的高中都不招生了,學校自然不會組織統一復考,更加不會安排住宿的地方。如果非要住的話,大家只能在考場里打地鋪。
雖然現在已經5月份,但晚上氣溫萬一下降的話,那也相當感人。
田藍他們和唐老師商量過后,都認為沒必要冒這個風險。反正他們現在有拖拉機,早上6:00出發,7:30就能抵達考場,還能安安心心地去食品廠食堂吃頓早飯。
如果是一般人,食品廠肯定不會對他們開放。
但現在大家不是熟嘛,向陽公社各個大隊都熬糖,食品廠糖果和糕點的原料,有1312都依靠他們產出。
現在100來號考生上縣城參加預考,食堂給他們幾頓不要糧票的飯,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問題。這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大家庭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精神。工農一家親。
當然,高考完了回去要好好干活呀,夏天瓜果多,食品廠不生產罐頭,這還有蜜餞呢。
食品廠為考生們專門開了窗口服務,大家看見打到碗里的手搟面時,都激動的厲害。
這可是正兒八經的白面,一口咬下去,噴香上面蓋的紅燒肉澆頭,媽呀,真是讓人垂流直下三千尺。
胡長榮感慨萬千“頓頓大肉面,公產主義生活不過如此。”
雖然趙家溝現在的生活質量提高了,但因為小麥產量本來就不高。這時代也不是你拿著錢就能隨便購買大米白面的,所以他們現在主食還是玉米、高粱和山芋。盡管頓頓能吃飽,時不時還能看到肥肉煎出來的油花,可到底還是缺了點什么。
田藍笑著咽下了嘴里的面條,一本正經道“你等著吧,最多再過20年,大米白面是最便宜的,你現在嫌棄的玉米高粱到時候說不定你反而高攀不起。”
粗糧是你想吃就能吃的嗎粗糧很貴的。
尤其是趙家溝現在種植的糯玉米,這種玉米口感極佳,但穗子小,產量低,將來要么被淘汰,要么就作為高價玉米被小面積種植。
吳秀芳一本正經“那我寧可吃最便宜的大米白面,這個才香。”
食堂大師傅還高興地招呼他們“放開肚皮吃啊,考試的時候管飽。”
田藍卻不得不提醒眾人“悠著點,當心考試的時候鬧肚子。”
結果真正上了考場,她坐的那間教室還真有幾個人考了一半跑出去上廁所。
這些考生倒不是因為肚子寡得慌,偶然吃到了大魚大肉,就放開肚皮不加節制;而是他們遠道而來,隨身攜帶的干糧已經餿了,可要是不吃,又餓的發慌,最后只能硬著頭皮吞下去。
結果身體扛不住了。
英子他們都心有余悸戚戚焉,感覺自己運氣實在太好了。要不是蘭花花和老九把事情都安排得妥妥帖帖,那個因為拉肚子沒能考完試的考生,說不定就是他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