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芳拉著她的手,表情有些悵然“蘭花花,恭喜你,希望你越飛越高越飛越遠。”
田藍笑了“我不是說漂亮話,我將來肯定回來。”
已經經歷過兩個世界,她關注的一直是農學。這一世,她也要持續研究三農問題。她始終覺得,如果真能把這問題研究透了,找到了一條正確的路,就能避免很多遺憾。
吳秀芳胡亂點點頭,沒說自己信還是不信,也強調“我會好好學習,好好工作的,我一定不會再浪費時間。”
雖然直到現在,她也沒搞清楚自己的未來究竟在哪里,但因為手邊有事做,閑下來的時候又有知識要學,她反而沒時間去糾結。
有的時候躺在床上,想到自己的現狀,吳秀芳驚訝地發現她并不害怕。即便時間流逝,青春一天天飛走,她也沒那么恐慌。
因為她在做事啊,她在為自己和集體創造財富。
也許就像書上說的那樣,與其煩惱不如干活。也許干著干著,你就明白你到底想要什么了。
田藍伸出胳膊,緊緊地擁抱自己的伙伴,鼓勵對方“加油我相信不管將來你是留下還是離開,你終歸會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只要你不放棄。”
胡長榮也過來跟他們碰杯。
女同志們喝的都是度數很低,與其說是酒不如說是果汁的果酒,他來敬酒也沒心理壓力。
“蘭花花,老九,你們去了大學可要好好學習,把我們所有沒辦法上大學人的份兒都給學了。”
他讀書時是標準的好學生,成績名列前茅,是公認的小神童。他家族里的哥哥姐姐們都考上了大學,他以為自己將來也會成為大學生。
但他的中學時代真正持續了只不到兩年就告一段落,隨著1968年的大下放潮,他拿書本的手拿起了鋤頭,他已經變成了徹徹底底的農民。
預考的失敗,讓他充分認識到自己年少時的夢已經破滅了。
午夜夢回少年時光,猛然驚醒后,看著身旁的妻子和孩子,他眼角唯有濕潤。
都過去了,人生就像一條長河,每個人都被時代的浪潮裹挾著往前走。
雖然妻子和岳父母都支持他再復讀迎考,但他已經這把年紀,又有孩子要養,豈能如此自私。岳父母畢竟年紀大了,妻子又要干活又要照顧孩子,實在太辛苦。
他于心何忍。
反正趙家溝也一天比一天好了,雖然現在比起大城市還差遠了。但好日子都是人干出來的,只要大家都保持住這股勁,將來就是趕不上城里,也肯定比現在好。
過了這么久,他漸漸跟自己和解了。差距只能一天天的追趕,不一定非要馬上超越,只要比過去更好,能夠看到前方的希望,就已經很好了。
陳立恒叮囑他“那你可不能放松,你得繼續學習,跟著電視機學。”
到現在為止,趙家溝有電視機的人家還是不多。畢竟對農民來說,一次性拿出200塊錢,開銷太大。
況且知青點和學校的電視機都對外開放,他們可以搬著小板凳過去看電視。有電視劇的時候看電視劇,人家要學習時,他們也跟著瞅一眼。
不過胡長榮家有電視,他妻子特地過來買的。
事實上,在趙家溝社員們最掙錢的幾個月里,因為胡長榮要備戰高考,他們家少了一個主要勞動力,比起其他人,少掙了不少錢。何況之前拉電線,又花了一大筆錢。眼下他們家并不寬裕。
但胡長榮的妻子聽說電視上也有大學之后,便堅持給丈夫買了電視機。
她清楚丈夫是為了自己和孩子才放棄回城。她知道丈夫是出于愛和責任。但她不能無視丈夫的犧牲。她希望能夠竭盡所能讓丈夫過得更好些。
一臺電視機,能夠讓丈夫距離她想上的大學更近些。
電視機搬回家的當晚,胡長榮回家看到,抱著妻子哭了起來。
他想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沒有誰對不起他,他也沒對不起任何人。將來,他也不會對不起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