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處長頗有興趣“那做糖呢你又是跟誰學的”
田藍手上不停,一邊寫一邊回答“這個是老早就學過了,到底是在哪本書上看到的,我已經不記得了。那個時候不是提倡制作代食品嗎玉米芯子制糖好像就是其中的一種。我是因為成功地做出了酒,增強了信心,剛好手邊又有不少玉米棒子,這才有勇氣試著開始做糖的。結果還真叫我們做成了。”
陶處長笑瞇瞇的“不是在電視上學會的嗎我聽大家說,電視課程可教了大家不少東西。”
田藍已經填完了一面紙。
她的履歷實在太簡單了,不過是家庭成員關系以及小學中學在哪兒念的,插隊以后又有哪些經歷,每一段都是干巴巴的一行字而已。
她翻過表格,搖頭否認“不是的,釀酒和制糖都上電視機課程之前的事。我們是今年春天才開始做電視機的,我跟電視學的是如何做糖藝。”
陶處長點頭“這樣啊。”他突然間單刀直入,“那為什么這么多年你一直沒嘗試做糖做酒呢。據我所知,在向陽公社,這兩種都是緊缺物資,以前大家想買都買不到。”
田藍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神色“因為我們不敢啊。我們知青下放本來就是要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我愛人的父親之前又被打成右派,前年才獲得平反,重新恢復工作。加上之前知青點的生產勞動是統一安排的,我們不敢輕舉妄動,害怕被扣上破壞農業生產的帽子。去年好多人都走了,就剩下我們幾個,我倆的膽子這才大了起來。”
陶處長不停地點頭,像長了見識一般“原來是這樣啊。我看你們很熱愛學習,高考英語成績都很出色,這很難得。”
田藍從善如流“農活都是一陣一陣的,農忙的時候忙死人,農閑的時候,尤其是下雨下雪時,想出去干活也不成。我們沒其他事做,只好把能找到的書都找出來背誦,來打發時間。”
“那你們的英語發音又是跟誰學的呢很地道啊。”
田藍疑惑地眨巴眼睛“我以前見過您嗎你怎么知道我的英語水平啊”
陶處長保持微笑“我是聽你的小朋友們說的。大家說你倆的英語就跟電視上一樣地道。”
田藍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左右看看,才壓低聲音道“這個,你可千萬得替我保密。我們違反政策了,從去年年初開始,我們偷聽了bbc的新聞。因為聽說高考要考英語,我們還以為聽說讀寫都要考。我們怕自己發音不標準,所以就聽bbc新聞了。”
她又急急忙忙地強調,“我大學周圍同學都是這么學英語的,老師也讓我們多聽多練。”
陶處長滿臉驚訝“你們就聽了一年多的時間就練得這么熟練嗎”
田藍點頭,帶著點兒得意“我跟我愛人學語言挺有天賦的。為了練習口語,那段時間我們私底下都用英語對話呢。對了,我們還會俄語,是中學時學的,一直沒丟下,可惜高考不考俄語,不然更輕松點。”
陶處長看著她,又露出了微笑“那你們可真厲害,我到今天還是啞巴英語,能看不能說。”
田藍積極鼓勵他“多練練就好了,學語言都要開口說的。”
陶處長伸手輕輕地敲了敲桌子,像是在沉吟一般“我聽說你們的糖和酒賣得很好,還在做拖拉機賣。為什么后面又想到做電視機呢”
田藍不好意思道“我們是想響應中央號召,發展五小工業來著。賣了糖和酒,手上攢了點錢,我們打算辦水泥廠。可辦廠需要廠房,我們就想如何利用現有的條件發展小工業。剛好我愛人對電子制造比較感興趣,以前組裝過收音機。我們琢磨了半天,發現大家都想買電視卻買不到,就想這應該有市場,于是朝這個方向努力了。”
“想做就做成了”陶處長驚訝不已,“你們也太厲害了,無所不會呀。”
田藍搖頭,不敢托大“沒那么夸張,就是先搞清楚原理,然后再試著做。我們高考復習班的唐老師也幫了我們很多。他以前自己做過電視機,有相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