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代,所有人都在卯足勁兒拼命學英語,好跟世界接軌。
如此活潑生動豐富多彩的學英語節目,誰又舍得挪開視線于是一眼兩眼三眼,看到后面,大家就心癢癢了,主動跟人打聽他們的電視機是怎么來的,好有樣學樣。
政委聽到這兒直接冷笑“你敢說電視機不是他們故意擺在食堂里,就是為了吸引人家看的”
當代大學生,心眼全用在這種事情上了。
陶處長不敢再吱聲。
好在局長給他解了圍,開口詢問“電視課堂傳播出去之后,到目前為止,有沒有造成什么不良影響”
陶處長實話實說“暫時還沒發現,正面的成績倒是有不少。”
比方說那位徐有志家所在的陶瓷廠,因為學了電視大學的課,目前正在試驗新型陶瓷材料,已經初步取得了成功。如果進展順利的話,他們還能憑此技術拿下來自日本的訂單。
還有機械廠,自從他們廠的一位青年職工買了電視機放在工廠活動室之后,工人們只要有空就會跑過去看電視。
其中一位工程師從電大課堂受到了啟發,和工友們一塊做出了自動埋弧焊。原本廠里還在排隊等待花大筆外匯從國外進口的設備,結果他們自己解決問題了。有了這個埋弧焊,他們就能生產二類壓力容器,工廠效益會得到大幅度提高。
這段時間,整個機械廠上下都歡欣鼓舞,人人交口稱贊,電視大學果然厲害。
還有物理研究所的同志通過電視課程的指導,自制了8腳時基集成電路,并以此為基礎做了氣敏報警器,成功避免了一起火災。
要知道,在此之前,簡稱為ne555的8腳時基集成電路國內根本無法生產,國家不得不動用寶貴的外匯從國外進口。
陶隊長滔滔不絕。
諸如此類的事例不勝枚舉,幾乎他們調查的每一處都對電視大學贊不絕口。
甚至好多人還表示以前上學時自己最討厭學習了,沒想到有一天,他們抓耳撓腮地等著電視機打開,不是為了看外國電視劇,而是為了學知識。
如果當年教他們的老師知道有今天,說不定會流下欣慰的眼淚呢。
政委問了關鍵點“到目前為止,總共有多少臺這樣的電視機流通出去了”
原本滔滔不絕,說著說著都開始興奮的陶處長,一下子氣場又弱了下去,小心翼翼道“總共是9730臺,銷售地點遍布西北和北京以及河北等地。”
政委被直接氣笑了,一疊聲地說好“厲害呀,手工作業,能做出這么多電視機,實在是人才。一個正規的電視機廠每年能生產多少電視機”
陶處長小心解釋“農大自建了一條采用波峰焊接、自動化運輸的半自動化流水生產線。他們的日產量高達500臺。”
要不是開始做電視的時間晚,找原料也不容易,說不定現在北京城人手一臺電視機,都是“為人民服務”牌。
局長發話“同志們,都想想看,現在這個局面要如何控制”
政委罵了一聲“還控制呢,流腦都沒他們傳播的快。”
有人發言“很簡單,把這些電視機都收繳上來,然后找人統一研究。”
政委斜眼看他“你把人家電視收了,你看人家跟不跟你拼命”
“用新的電視機替換啊,正規廠里出來的電視,他們肯定會同意。”
局長搖頭“一臺電視機好幾百塊錢,已經賣出去近萬臺,光替換電視機就需要幾百萬的經費,這錢從哪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