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安妮安排兩位英語好的知青充當中方的技術員,全程陪同安德華完成生產線升級工作。
他們必須得自己掌握技術,不然一旦生產線發生故障,難不成再一次次的指望美方派技術員過來解決問題嗎耽誤時間不說,光是越洋電話的費用,對剛剛起步的工廠來說,就是個嚇死人的大數字。
再說人家飛過來的交通費以及食宿費要怎么算來回幾趟,都趕得上生產線本身的價格了。
至于唐安妮自己,教學任務之外,她當然得開拓市場了。中國人有無數種消耗土豆的方法,蒸的煮的煎的炸的,每種方法都有,但不包括薯片。他們沒有吃薯片的習慣。
她要把薯片賣到美國去,這樣掙外匯,就能干更多的事。
她自己都沒意識到的時候,拿著美國國籍的她,居然已經在不知不覺間將美元稱之為外匯。
太奇怪了。
不過她意識不到這一點,她只急著聯系哥哥,她要把薯片賣到美國去,哥哥必須得幫她想辦法。
唐家大少爺要暈倒了。
他一直為妹妹的單純而驕傲。只有生活優渥被保護的很好的人,才能保持單純。
可是現在,他突然間意識到妹妹似乎單純過頭了。
出口商品尤其是食品,哪有這么簡單別說出口了,就是生產完了拿出去賣也需要辦理一堆手續。
唐安妮不耐煩聽哥哥嘮叨。她早就沒興趣當淑女了,自然不會在哥哥面前保持謙良恭忍讓的姿態,而是直接提要求“就是因為手續復雜,所以我才需要你呀。不然我不會自己做嗎”
唐家大哥差點兒沒被她那理直氣壯的口氣閃了腰,一時間氣急“我為什么要管這件事你不是說做薯片給自己吃嗎你自己吃好了,干嘛弄到美國來”
唐安妮振振有詞“我想讓爸爸媽媽吃到我做的薯片不行嗎你非要爸爸覺得我們這一房成天無所事事,只會花他的錢嗎你可別忘了,爸爸不僅僅只有我們兩個孩子,他不缺女兒,同樣不缺兒子。”
不等被噎的半死的唐家老大回應,她又開始苦口婆心,“爸爸經常說中國是我們的根,爸爸的心愿就是恢復她家的榮光。中國有句古話叫做衣錦還鄉,就是說在外面做的再好,也比不上在家鄉獲得的榮耀。我還學到了一句話,叫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中國這么大,歷史這么悠久,經歷了幾千年,還屹立不倒。誰知道今后它會發展成什么樣子對,它現在是落后,而且很窮。但就像一張白紙一樣,空白的地方越多,能夠發揮的地方也就越大。紐約是爸爸的地盤,爸爸對權力抓的那么緊,會放手讓你做事嗎不讓你做,你就乖乖等著,一直做爸爸的好寶寶嗎然后熬死了爸爸,你就順理成章地接手了家業”
唐大哥下意識地捂電話筒。
有些事情能想不能說呀。雖然他們都等著老頭子死,好繼承家產。但這么裸地說出來,就感覺很大逆不道,不符合他們家的形象。
唐安妮才不管他呢。她都可以跟不認識的人吵架了,何況是自己一母同胞的兄長。
“你別想的太美,古往今來,太子是這個世界上最高危的職業之一。想想漢武帝,想想康熙皇帝,他們的太子是怎么死的你以為你年輕你就熬得起啊,誰熬死誰還說不準呢。別忘了,你還有個很得寵的寶貝弟弟。老頭子是最聽不得枕頭風的,吹兩句,估計骨頭都酥了。”
如果是以前,妹妹敢在自己面前說這種話,唐大少肯定要教訓她,一個姑娘家怎么能這樣講
可分別的日子長了,他被妹妹接二連三的強勢,居然也受虐上癮了,這回不僅沒教訓她,反而下意識地冒了句“那你說怎么辦”
“當然是另辟蹊徑啦,在中國發展事業,把生意做到美國去。我們可以悶聲發大財,悄悄地積攢實力,等到我們發展好了,說話就有分量。爸爸想不看重你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