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安妮再一次拓展了認知。
在她的印象中,中國的工業發展非常落后。中國人也絲毫不諱言這一點。他們每個人都強調,希望國家能夠迅速進入現代化,實現機械化生產,將勞動者從繁重重復的勞動中解放出來,投入到更高級的創造性勞動中去。
事實上,她到達中國以后,看到的情況也符合她的認知。很多在美國早就實現了自動化生產的工作,在這里,還需要人工調整。
可是,自從機械廠主動請纓,表示愿意嘗試仿制低溫真空脫水薯片流水線之后,她感覺自己的認知受到了很大的沖擊。
如果一個縣城的工廠看到機器成品,又跟著電視機學了幾堂課之后,就敢開始復制還是國際先進水平的薯片機,那她真的沒辦法相信他們的工業當真落后。
如果真的很糟糕的話,碰上這種情況,他們難道不應該想都不敢想,直接放棄,要求進口嗎
知青們聽到她的疑惑,認為她的思路有問題。
“這兩者根本不矛盾啊。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我們的工業水平更落后呢,幾乎等同于沒有。一個城市唯一一家可以稱之為化工企業的就是醬油坊,做醬油的,因為涉及到的化學反應。”
唐安妮被知青的話逗樂了。這也能劃歸進去未免太扯了。
知青卻一本正經“當時就是這樣,連打鐵的都算是工業企業了。反正就是特別落后,什么都沒有。火柴叫洋火,水泥叫洋灰,很多東西都生產不了,指望進口又沒錢。可那么一窮二白,我們還是搞出了兩彈一星,衛星上了天,原子彈和都獲得了成功。”
唐安妮十分好奇“那為什么呢我看很多地方連拖拉機都還沒用上呢。拖拉機難道不比原子彈簡單多了嗎”
工人們都嚴肅地強調“我們這叫集中力量辦大事,眾志成城團結一致,再大的困難都能克服掉。”
唐安妮懵懵懂懂,并不十分理解大家的話。不過沒關系,她很快就見識到了什么叫做集中力量辦大事。
機械廠的同志開始試驗之后,很快碰上的困難。他們開會討論沒能得到結果便直接上報,請求上級單位支援。
他們沒時間耽誤,多耽誤一天,就會影響一天工廠的生產。
現在薯片廠的訂單已經不得了了。一開始因為是省城報紙報道的,感興趣的人集中在本省范圍內。可是后來鐵路上的同志認為這可以作為河南特產推薦給旅客,所以把薯片帶上了火車。
這種用美國技術生產的小零食既可以像餅干一樣張嘴就吃,還不用糧票,而且味道新奇又不錯,一上火車,就受到了廣大旅客的歡迎。好多人一要就是兩三斤,作為特產帶回去給家里人嘗鮮。
火車的傳播效率多高呀,可以說是四通八達。唐安妮還沒來得及登上中央臺的新聞,她的薯片已經通過火車運輸到了五湖四海,全國各地。
直到此時此刻,唐安妮才隱隱約約意識到什么叫做9億人民的購買力。
這個時代的人熱情又樸實。他們發現薯片好吃,在自己家鄉沒能找到,就按照包裝袋上的地址直接寫信,在信封里塞錢給廠里寄過來,要求購買薯片。
他們甚至忘了擔心,要是信丟了該怎么辦里面的錢會跟著一塊兒找不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