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裔青年露出了同情的神色“太可憐了,他們還要給自己掙學費呀。”
雖然在場的每個人都打過工,但他們的情況和這些學生自然不能同日而語。
唐安妮認真道“但我覺得這樣很有意義,每個人都在勞動,不管能力大與小,都在為這個社會做貢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
華裔女生笑了“那我們能干什么呢種田嗎”
她想到這件事就忍不住大笑。她不害怕種田辛苦,她只覺得這一切都特別有趣。
唐安妮想了想,認真地分配“你們可以當老師,公社中學正好缺英語老師,你們應該可以勝任。除此之外,你們還能當工人。我們工廠增加了生產線,需要有文化的工人。你們都可以做。”
然而大家對這二者都不感興趣。
當英文老師算什么呀幫助學生練口語嗎他們幾乎不會說中文,包括華裔女生蒂娜,他們是完完全全的美國人。
至于去工廠當工人,那太沒意思了,怎么能比得上下田呢那才是標準的田園風光啊,肯定有趣極了。
唐安妮認真地看著他們“你們確定嗎種地可比你們想象的更辛苦。”
大家嘻嘻哈哈,完全不放在心上。他們又不靠種地過日子,他們只是來探險的。如果不種地的話,還怎么能稱之為探險呢
就像魯濱遜漂流記上那樣,自己耕種,實在太有意思了。
唐安妮點點頭“好吧,只要你們愿意。我們學校有100畝田呢。”
她解釋了半天換算單位,大家才勉強明白一百畝地究竟有多大。
蒂娜激動地大喊“安妮,你是農場主了”
唐安妮搖頭,認真地強調“不是的,這是集體的土地,屬于學習,我只是管理者而已。這里的一切都屬于國家和集體,包括我自己。”
這種說法好奇怪,人難道不屬于自己和上帝嗎為什么要屬于集體
“因為集體比上帝靠譜呀。”唐安妮理直氣壯,“你們到了就知道,我們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彼此都可以信賴。這種感覺,非常舒服。”
大家還是客人,即便到了大隊住下來,他們也感受不到什么是大家庭。
不過他們承認一件事,就是在這里挺舒服的。
這種舒服并非源自于路修好了,村里通了電,有了路燈。
如此簡陋的條件,出身優渥的他們還不至于看在眼里。他們真正感興趣的是笑容,這片土地上人們的笑容。
從他們下飛機開始,他們就發現這個國家的人很愛笑。不是那種客氣的笑容,而是無意識間就會流露出微笑,嘴角微微上翹,似乎永遠都有那么多開心的事。
不是說中國人很含蓄,每個人表情都很嚴肅嗎為什么他們能這么高興呢
這種喜悅是如此的真情實感,當看到了的他們也忍不住跟著心情愉悅起來。
所以,即便在村里的住宿條件連最簡陋的青年旅館都比不上,大家還是興致勃勃地留了下來。
這個時候的他們,還不知道將來有怎樣的奇遇呢,更不知道一個簡單的選擇,甚至改變了他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