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
蓋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民既富矣,君豈有獨貧之理哉
有若深言君民一體之意,以告哀公,蓋謂君之加賦,以用之不足也欲足其用,盍先足其民乎
誠能百畝而徹,恒存節用愛人之心什一而征,不為厲民自用之計則民力所出,不困于征求民財所有,不盡于聚殮。閭閻之內,乃積乃倉,而所謂仰事俯蓄者,無憂矣田野之間,如茨如梁,而所謂養生送死者無憾矣
百姓既足,君何為獨貧乎
藏諸閭閻者,君皆得而有之,不必歸之府庫而后歸吾財也。蓄諸田野者,君皆得而用之,不必積之倉廩而后為吾有也。取之無窮,何憂乎有求而不得用之不竭,何患乎有事而無備
犧牲粢盛,足以為祭祀之供玉帛筐篚,是以資朝聘之費。借曰不足,百姓自有以給之,其孰與不足乎饔飧牢醴,足以供賓客之需車馬器械,足以備征伐之用。借曰不足,百姓自有以應之也,又孰與不足乎
吁徹法之立,立本以為民。而國用之足,乃由于此,何必加賦以求富哉”
“這信手拈來啊”齊夭夭盈盈雙眸滿是小星星地看著他沈舟橫道。
輕咳了兩聲又道,“縣太爺這聲線清潤,十分悅耳,又抑揚頓挫,感情充沛。可惜我無法同聲翻譯。”不自在地蹭蹭鼻尖,“你寫下來我就能看懂了。”
“橫兒,你說的慷慨激昂的,我也沒聽懂。”陳氏黑白分明的雙眸看著他坦坦蕩蕩地說道。
沈舟橫聞言看著分外可愛的她笑道,“我給你解釋一下。破題如果百姓致富于下,國君當然會治富于上。
承題一般來說,藏富于民,百姓有錢了,國君那會貧窮孔子以君民一體的大義告誡過魯哀公。
起講孔子說魯公增稅,因為錢不夠用。要用錢,先富民。如果天下的良田豐產百畝而徹,如果長存節用愛民的心。則人民休養,而國家生息。民間實力雄厚,不需要刻意搜刮,社會力量用之不竭。
每家每戶,廣積糧倉,則婚喪娶嫁不憂。
入手田野之間,高粱小米,則生養死葬無憾。百姓富足了,國君還會貧窮嗎
我知道財富藏之于民,民有就是君有,就是國有。不必歸于國庫,才叫有錢。
起股山野田地所生長的,國君都可以用。不必歸于國庫,才叫有財。
中股取之不盡哪里會求之不得。用之不竭哪里會走投無路。
牛羊繁盛,足以為祭祀之費。玉錦充盈足以資政府開支。不足,就向百姓借,那會匱乏
后股祭祀大典,足以供賓客自用。軍餉開支,足以備征伐之需。不足,就向百姓借,那會匱乏
哦,立法的原則是民為重,君為輕,國家的開支由民本產生,何必強加賦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