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有什么好看的”太后嫌棄地撇撇嘴道。
“母后您怎么能這么說”永泰帝看著她厭惡的樣子,“這都是朕治下的百姓,這愛民如子,不能只愛那些城里的達官顯貴吧士農工商,應該一視同仁。況且農民是人數最多的,國以農為本是基石”
太后神色動容地看著他,“皇兒懂事了。”但還是拒絕道,“不行,你讓小李子他們去打聽好了,自己去太危險。”
“他們打聽的也沒有朕親自去體會的好。”永泰帝態度堅決的看著她說道。
“我說,你干嘛非要親自去啊那些鄉巴佬,泥腿子有什么好看的。”太后十分不解地看著他說道。
“母后,農民穩這天下才穩。”永泰帝深沉的目光看著她說道,“就是得去看看農民的日子過的如何如何讓農民穩吃飽穿暖才穩,農民穩,我們才穩”
“你這扯的,他們還反了不成。”太后輕蔑地說道,“這手里的兵是擺設啊”
“母后,還記得兩年前十多萬災民圍著京城嗎”永泰帝犀利的眸光凝視著她說道,“如果不是賑災得當,您覺得這些餓瘋的人,會怎么辦會沖進來殺光一切。”
“你別危言聳聽。”太后斜睨著他道,“我就不相信在家門口鎮壓不了他們那群烏合之眾。”
“陳勝初起兵之時,諸郡縣苦秦吏暴,爭殺其長吏,將以應勝。各地民眾都痛恨秦朝政府官吏的殘暴,爭著殺掉地方官來迎接起義軍”永泰帝沉下心來看著她說道,“東晉孫恩起兵,所至醢諸縣令以食其妻子,不肯食者輒肢解之。所至之處,把各縣縣令剁成肉醬,讓縣令的老婆孩子們吃,不肯吃則將其肢解。這是什么樣的仇和怨隋末農民起義軍是得隋官及士族子弟,皆殺之。唐末黃巢陷京師,尤憎官吏,得者皆殺之。南宋鐘相、楊幺農民起義軍也是焚官府、城市、寺觀、神廟及豪右之家,殺官吏、儒生、僧道、巫醫、卜祝及有仇隙之人。北宋方臘起義,凡得官吏,必斷臠支體,探其肺腸,或熬以膏油,叢鏑亂射,備盡楚毒,以償怨心,目的就是發泄仇恨。”
“說了這么多,他們那個人做皇帝了。烏合之眾,就是烏合之眾。”太后非常鄙夷地說道。
“太祖爺成功了。”永泰帝直接說道,賭的是太后啞口無言,看著她尷尬的樣子,不厚道的笑了。
“呃”太后捂著自己的嘴,“兔崽子,失敗的多。你太祖爺是順天意、應人心。能成功的也是鳳毛麟角。”
“我知道呀縱觀史書,這農民造反起初很順利,因為活不下去了,才揭竿而起,然而最終大都以失敗而告終。”永泰帝深沉的眸光看著她說道,“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這義軍首領們,大多數都是才疏學淺,目關短淺。起義在一開始就很容易成功,獲得局部地區的勝利。攻進富庶的城池之后,往往大都是酒池肉林,很少去想想以后的路往哪走,大都是走一步算一步,對未來沒有清晰的認知。因為不曾擁有,所以他們在成功之后都會感到滿足,慢慢失去了一開始的斗志,溫柔鄉、美人冢。這時一旦有外力來攻打,他們都會土崩瓦解,以失敗而告終。這些首領們往往驕傲自滿,爭權奪利,沉迷于財物及美色。畢竟沒見過金山、銀山嘛他們是靠普通老百姓打下的江山,而只顧自己貪圖享樂,最后甚至去魚肉百姓地步,不失敗才怪呢而這些起義軍往往都是別人眼中的棋子,最終能夠成為棋手的人真心不多。”
“烏合之眾就是烏合之眾。”太后撇嘴輕視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