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奴婢已經將這些都查點好了。”雪梅回來后沒多久就開始繼續清點整理林嬌嬌的財物,這幾大箱子這會兒總算是理好了。
林嬌嬌坐在窗邊往院里看,沒有說話,只是擺擺手示意雪梅下去。
從半開的窗口,她看見了小云很乖巧地要去幫冬青掃地,但被冬青所拒絕了。
一切都挺祥和的。
前世李茂年在開春時來過京城,還在京城鬧出了不小的轟動。
她先把小云好生養著,就等著李茂年來了,無論成不成,她都得賭一把。
就算沒賭成,說到底她也不虧什么。
方才燕司寒身邊的夜明在府中上下都宣布了一件事,說從今往后她的話等同于燕司寒的話,讓王府上下都敬她。
這倒是有些出乎她的意料,一時間拿不準燕司寒是怎么想的。
是信任她還是在想著推她一把好看她要做什么事
她更相信是后者。
仔細想了想,便越想越遠,甚至想到了一些她以前都沒有注意到的地方。
燕司寒是攝政王,深受大臣和百姓愛戴,前世雖有她沒腦子地的栽贓陷害,可她想不明白為什么燕司寒會敗得那么快。
幾乎是一夜潰敗,好像一夜之間所有人都背叛了他,也背叛了小皇帝,反而是端王這個看似默默無聞的人被所有人推動支持著。
她知道,端王不可能做到如此地步,那沒有什么基底的林家更是不可能做到。
就連吞并陳家也是成功之時才做到的,所以林家和端王都不可能有這樣的能力,她想不通端王是靠的什么上位。
前世攝政王放手離開之時,滿朝文武都知道攝政王離京,那時小皇帝應該還坐在大殿上。
她從燕司寒身邊逃回來之后,親眼看著燕南晨將小皇帝殺死,將太后關了幽禁。
連老丞相和趙太尉都死了,當時的說辭是攝政王做的,所有的一切錯全歸到了攝政王的頭上
她深知燕司寒從未有過謀反之心,一心想的只是讓如今的小皇帝好好治國,他也好功成身退。
所以
這從一開始就是個敗局,無論過程如何,到最后都是輸。
輸就輸在,攝政王沒有絲毫的野心。
為了先皇臨終前的旨意,而努力地想要將小皇帝輔佐起來。
如今有兩個能好好活下去的選擇,一是小皇帝能從廢鐵變成鋼,攝政王功成身退。
但這種可能幾乎為零,無異于改天換地,絕無一絲可能。
二,便是自己給自己找好一條萬全之策的退路,這也是她如今考慮的一條路。
這小皇帝不適合坐皇位,端王更是不配。
能夠繼承大統的,也就那么幾個人。
齊王生母本是煙花女子,乃是冠絕江南的花魁,被先皇帶進宮至死也只是一個貼身宮女。
而這嘉興王,母妃乃是容嬪,當年因涉嫌謀害皇嗣,被打入冷宮。
而他本人更是被逐出京城,無詔不得入京,先皇至死也沒有想起還有這么一個兒子。
也是前兩年小皇帝心血來朝將他詔回,本著兄弟聯合對抗攝政王,維護燕家江山。
最后只剩下整日沉浸在學術中的安王了,但安王在先皇在世之時本就是個笑話。
明著看來,也就出身不高的端王名正言順,其他幾人皆不能服眾,要不然當年先皇也不會把皇位傳給當今小皇帝。
思來想去,覺得這個“笑王”當年之事本就蹊蹺,再加上過了這么些年,當年的事情大多都快忘了。
也就只能矮子里面挑高個了。
此時,她忽然想到,想當年先皇在位時,擁有不少皇子,出類拔萃的不在少數。
當年先皇立下東宮太子之時,也曾有四龍奪珠之盛況,更有一文一武兩風流。
而“笑王”當時便是這一文的風流十一皇子。
只是短短幾年間,三皇子、五皇子死于惡疾,二皇子失蹤,至今下落不明。
而另一武風流八皇子,更是戰死邊關,而當年邊關并無戰事,八皇子只是帶先皇巡查卻遇上不明敵軍襲擊,當場慘死。
導致大南與越國到如今戰事都未平息。
而東宮太子,更是遭人行刺,死在了先皇前頭,兩者之間不過相隔七日。
太子未死前,眾人皆以為,其他幾位皇子之事與太子脫不了干系,如今看來,應該是與端王脫不了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