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日之后,鎮江大營。
明軍已經在鎮江集結了二十萬大軍,步騎背靠南山,大營連綿,一眼望不到邊,殷野王、胡大海還有馮國用等人率領水師在江心洲立下營寨,牢牢的扼守長江上游之地。
高澄坐在點將臺上,目光向下方看去。此時明教五行旗已到,銳金旗掌旗使莊錚、副使吳勁草、巨木旗掌旗使聞蒼松、洪水旗掌旗使唐洋、烈火旗掌旗使辛然、厚土旗掌旗使顏垣,這些人正在率領麾下精銳,演練五行旗克敵制勝的手段。
其中銳金旗精銳腰懸短斧、背插標槍,手持弓箭,組成戰陣后,無堅不摧、無陣不破。厚土旗、洪水旗、巨木旗的精銳也有著不俗的戰斗力。
不過最讓高澄注意的,還是烈火旗的火器,這種火器并非是火槍火炮,而是火油!昆侖山光明頂附近,盛產黑油,經過精心煉制,就成了無物不焚的烈焰利器。
“這不就是石油么?烈火旗竟然將這些石油制成了燃燒彈,有這般利器相助,施展火攻,必能一擊而勝!”
高澄看到烈火旗的精銳丟出火油,地面頓時熊熊燃燒,火焰連水都無法澆滅,心中十分滿意。用火油擊敗蒙元大軍之后,蒙古一定會反應過來,派遣西域能工巧匠同樣制造出這樣的利器。
不過到那個時候,自己已經擊敗蒙元五十萬大軍,徹底占據南方了!
即便蒙元也有火油,也失去了時機。
“大家應該都看到了,有烈火旗的火油相助,準備小船,順江而下,必能擊敗蒙元水師,此戰我軍必勝!”
高澄坐在上首,看著下方眾人,沉聲說道。他的左右兩方,左側是朱升、藍玉、胡大海、馮勝等人,右側是楊逍、殷天正、殷野王、韋一笑、五散人。
兩方人馬涇渭分明,隱隱有著隔閡。至于常遇春,屬于高澄的徒弟,是心腹親信。侍立在他的身邊。
吳王府的僚屬本以李善長為尊,不過他這時候在金陵坐鎮,除了他之外,就以朱升地位最高。
朱升看著下方的一萬五行旗精銳,贊嘆道:“如此精銳,用在戰場上,何敵不催,何城不破?恭喜王上,此戰我軍必能大破元兵!”
高澄和朱升一唱一和,還讓五行旗在下方演練,為的就是提升士氣!他麾下的二十多萬大軍,除了原來訓練的五萬之外,其他都是剛經過一兩次戰斗,還沒有完全蛻變的士卒。
這些人聽到蒙元有五十萬大軍,己方只有二十五萬,兵力只有敵人一半,心中不免有著怯意。必須想辦法激勵一番。畢竟,高澄的實力再強,也無法一人覆滅蒙元五十萬大軍,必須依靠這些士卒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