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余舒聽了他的解釋,今天手指頭受傷的那一點莫名的氣悶也散了,只是在工作間精神聚集的忙了十幾個小時,她這會兒實在有些疲憊,腦子有些轉不過來,好像有些疑問,但一時之間沒想起來。
“我們以后又可以經常見面,你不高興嗎”祁衍垂眸,眼簾緩緩煽動,情緒因為她太平淡的回應有點低落。
“不是。”余舒嘴比腦子快,聽到他低落的口吻就已經先回答,生怕他會傷心一樣。
緊接著腦子才跟上了嘴,她想起自己想了解什么了,“你這一趟不是因為和家里人鬧矛盾離家出走吧”
他可是有過一次離家出走經歷的人,這一次在短短時間內決定來到人生地不熟的京城做交換生,難說不是他一意孤行。
“我這一次不是離家出走,我是”是為你啊。
“是和家里人商量好才辦理手續過來。”祁衍沒有把真實意圖直白的透露。
還不是時候
至于說和家人商量,他的確和祁寒商量了,商量讓他派人替他打通了和華臨大學交換生的渠道,然后理所當然的申請到了這一次交換生名額。
“嗯,華臨大學是國內一流的大學,京城也很好玩,你這一趟可以好好體驗一下國內的生活。”余舒徐徐道,看著服務員上好菜,把用作蘸醬的麻醬、蔥花等調料送過來。
她順手就給祁衍調了一碗,推過去,“你嘗嘗看看吃不吃得慣。”
祁衍接過來,用筷子嘗了一口,認真的給了回答“很香。”
其實對于他來說,食物在之前沒有好吃與不好吃的區分,只有能吃和不能吃的區分,現在是她喜歡和她不喜歡的區分。
很顯然面前這盤沾醬是她調出來的,他給予的反饋只有一個,那就是好。
“你以前吃過這種銅鍋嗎”早就餓著的余舒這會兒聞到火鍋味道已經恨不得把鍋都吃了,所以正在使勁兒的下肉。
“見過,但沒吃過。”祁衍坦誠道,看著她熟練的手法。
“那你怎么知道這一家”余舒用公筷攪散火鍋里的肉片,有興趣的問他。
“你社交平臺里發過不少你來這家店的照片,微博里還做過一篇文章,關于京城美食的推薦,也有這一家店。”祁衍看著她,眸光如淅瀝瀝的春雨一樣柔和。
余舒反應了一下,才緩慢的開口“哦,我好早以前發的了,你得翻挺多啊。”
她每年在發微博的數量她雖然沒有統計過,但也自知是個不小的量,有時候她一天能發好幾條,她是個喜歡記錄、分享和展示自己生活、興趣、愛好的的開朗性格。
即便評論有好有壞,她全然不在意,自己的生活自己最重要,別人的指指點點全是屁,有時候她興起的時候還會和評論區的一些說她炫耀、炫富、裝x之類的惡臭黑子評論直接互噴o,能把對方給懟得氣紅臉。
所以她這么多年來,從來不為了一些評論而斷了自己的生活節奏。
至于祁衍所說的那篇文章,是三年前的時候她看到有一條點贊數比較高的讓她推薦京城美食的評論,她那會兒閑著,就花了點時間做了一個她推薦向的京城美食攻略,價位從低到高,檔次也從低到高,把一些她自己喜歡的吃法都詳細記錄。
她記得那篇攻略出來之后,有不少粉絲帶著她的攻略打卡,她看到有粉絲發嘗試她推薦的美食后艾特她的還會點個贊。
事情過了太久,早就淡了,那條微博也被淹沒在她之后三年以來發的微博當中。
他會提到這么早以前的微博,余舒自然而然的認為他翻到那條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