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嘆口氣,繼續“這也就罷了,可每日還要來早晚問安,先到朕這里再去皇后那里。你們說她,每日功課那么忙,竟還要來探望朕。前幾日又跟德妃學做點心,說要給朕吃。朕一想,那哪行她才多大,若是一不小心再弄出火災,朕上哪再去找這么一個孝順的女兒朕好說歹說,她才放棄做點心的想法。
可這孩子吧,覺得她自小就長在道觀,一直沒能在宮里孝順朕與皇后,很是過意不去,很想表示表示。這不,與幾個小伴讀琢磨許久,終于琢磨出一個好法子,要寫話本子給朕,里面還有角色是以朕為原型的。這一樁樁一件件皆是好事,就是忒煩人。唉,幾位卿家,你們家姑娘也是這樣煩人么”
幾位御史“”
您管這叫煩您確定您不是在炫耀么
但還是搖搖頭。
皇上不信“不能吧她們一次也沒煩過你們沒給你們送過花”
幾位御史仍舊搖頭。
“也沒給你們做過點心”
幾位御史再搖頭。
“那你們家的兒子呢難不成連兒子也不煩你們他們有沒有給你們寫過話本子或者詩文”
皇上見他們動作照舊,也跟著搖頭了“那你們這不行,平日公務再忙也不能忽視孩子,你得跟孩子們交流,知道他們在想什么這親近自然就來了。”
聽他說的頭頭是道,幾位御史就很想問問他,對其他幾位皇子是否也是這么關懷備至。
可礙于皇上是君,他們沒必要因為私事讓君王下不來臺。
然而君王并不會替他們著想,人家很會扎心“你們覺得太女殿下送朕話本子這件事如何聽說可以流芳百世。”
有當日蕭國公文章式夸贊在前,他們太知道皇上想聽什么,可他們也沒忘記自己來的目的。
“皇上,太女的行為孝順歸孝順,可這不符合規矩,也不”
可這位御史尚未說完就被皇上打斷“你先說這事怎樣,其他壓后。”
君臣相顧,那必定是臣先低頭,行,先說你想聽的,其余的我們等下再好好掰扯。
“回皇上,太女殿下此舉是孝順界第一大創舉實乃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更是孝中表率。若能將話本印刷傳開,必將引領當今小輩們一心向孝。臣恭喜皇上,有這樣一位德才兼備”
這位御史夸了大約四五百字。
卻被皇上吐槽“卿家,你近來口才略有下降,說的竟連往日諫朕的諫言半分不及。”
自從太女殿下歸來,他們的皇上就跟以前不太一樣,比以前溫和寬容,也比以前奇葩。
這不,嫌棄人家夸的詞句短了,下一個只好翻幾倍夸。
就這樣一個接一個,一輪接一輪,夸的他們光想夸人的話就想的頭昏腦脹,哪還有心思再去諫其他
皇上一讓告退,跑的就像后面有狗追。
直到出宮后,幾位大臣才喘口氣“皇上可真行”
“皇上行不行的我不清楚,可我清楚自己的心,羨慕,是真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