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無奈的說:“便是哀家手上的地、幾位老王爺、大長公主的地都被皇上要走了,你們還指著哀家去幫你們要地?你們自己想想可能嗎?你們覺得你們的臉面是能大過幾位老王爺,還是能大過大長公主?”
苗家婆媳只好作罷。
這個要求不成,但給苗家一個兒媳婦總成吧?
果然,太后滿口應承:“你們要為侄孫找媳婦是正事,只是你們看好了誰家?無論你們看好誰家,哀家都替侄孫賜婚。”
苗國公夫人一喜,忙說:“瑞王家郡主。”
太后:“……”
殿內嬤嬤覺得這對婆媳有病。
“荒謬,她才多大?況且她病病歪歪的,于子嗣上定然艱難。”
可苗家婆媳并不在乎瑞王府郡主的身體,她們在乎的是那豐厚的嫁妝,皇室郡主這個身份帶來的好處,至于子嗣,她們另有辦法。
苗老夫人,哭說:“皇上收我們那么多地,那是君令我們也不能說什么。眼下不過想求門親,怎么就不行了?那孩子已經十三歲,不算小,待過幾年您侄孫回來,正好成親。咱們苗家可就這么一根獨苗,又沒啥大本事,又不得皇上和太女的喜歡。
如今有您活著,能看顧他一二,可若您不再了,誰還管他?臣婦不得不替孫子打算,想著攀上在外帶兵的瑞王府,瑞王總會照看女婿一二是不是?”
可惜了,當今皇上只有一個太女,不然她們尚公主,那才是保障。
太后疼侄孫是出名的,聽到這番話,就心動了。
“此事光你們看好也不成,還得瑞王點頭才行。”
苗老夫人不滿的說:“您可是瑞王母后,更是郡主祖母,瑞王妃仙逝,瑞王又遠在松洲,哪能顧及到這些,此事理應是您這個當祖母的來做主。”
其實她更想說,你直接下旨就是。
太后身邊的嬤嬤心想,合著人家瑞王顧及不到,你們就把人家閨女賣了?
她悄悄的退出去,找到郡主身邊婢女:“苗家老夫人找太后求娶你家郡主,你把這消息傳給你家主子。”
婢女見她面無喜色,不免多問:“嬤嬤,苗家可有何不妥?”
“這也是你家郡主不常與京都貴女來往的緣故,苗國公府孫少爺因調戲民女被發配到了嶺南,是否改好尚不清楚,歸期也不定。”
婢女又憤怒又驚慌:“苗家這個老貨!這不是害人嗎?嬤嬤,這可如何是好?”
“這事也不難,讓你家郡主親自去找皇后娘娘,或找太女,或傳信給梁王,讓他去找皇上都行。好孩子,別慌,前頭那些主子都不糊涂,斷不會糟踐你家主子。”
“嬤嬤大恩,我家郡主必定銘記于心。”
婢女行個禮,抹著眼淚就進去稟報了。
嬤嬤嘆息著回去時,苗家婆媳已經離開。
楚安寧收完苗國公府后,其他家就沒再去。
而是招來人:“去達國公府,平國公府……還有宗室那里傳個話,就說孤在水榭等著他們,亥時前不到者,輕則削爵重則抄家。”
刺頭已經拔完,她不想再一家一家跑,她要讓那些人把東西送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