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辭過來的心意孤知道,”九瑄笑了笑,“只是此事需得孤的阿父同意,孤的阿父遠在大都,車馬來回還需三四天的時間。”
雖然大致要與晉國合作,但九瑄也并不全然相信晉國。
“當然,”聽到楚國王姬的話,公子辭便開心地笑了,“趁這幾日的功夫,孤也好多與王姬說說話,盡力爭取王姬您的歡心”
于是,在初步敲定合作后,九瑄便與公子辭開始造勢了。兩人一時到行宮外賞梅,一時一起談笑風生地觀看戲曲,晉國公子辭與楚國王姬一見鐘情的佳話,便這樣流傳出去了。
當然,也有人看不得這樣的事。
周臻還在楚國的行宮不走,只是在楚國的那個毅大公來了之后,他的行動就沒這么自由了。
“燕國的軍隊來了沒有”周臻火冒三丈地拍著桌子,“要是燕國公還想要他兒子,就拿軍隊過來換”
“稟告陛下,范程的事情傳到燕國后,燕國發生了內亂,不僅是燕國的讀書人,便是燕國的權貴,都提出了對公子函的罷黜”曹齡皺著眉頭說。
范程不僅在燕國的讀書人中享有重譽,他還是范家子,范程去營救公子函,反而被公子函斬首的消息傳回燕國后,范家便隱隱有反骨的心思。不管如何,范家是絕對不可能再支持公子函的。
而此事也讓燕國人寒了心,想來即便這次公子函能安全回去,也丟了燕國人的心。
“燕國公對公子函倒是一如既往的溺愛,他接連寫信過來承諾,一定會配合陛下對楚國進行突襲”曹齡搖了搖頭,“只是恐怕現在,燕國的情況并不在燕國公的掌控之內。”
周臻對楚國確實虎視眈眈,楚國公遇襲一事,確實是他做的。他在楚國的探子報楚國公已回大都,這也是他不敢動作太大的主要原因。
原本他是有機會的,但被楚國王姬這么一拖,楚國的大軍就來到了邊境。他想讓燕國配合左右夾擊,但燕國公這個不中用的,根本就調配不了燕國的軍隊
周臻眼神陰沉,他并沒有打算讓公子函取范程的命,那天的折辱也不在他的計劃之內,就是因為公子辭跟楚國王姬相逼周臻心中的火氣更甚。
曹齡見周天子如此生氣,他想了想,還是咬咬牙說了,“陛下,我們在燕國的探子報,似乎發現了公子信的蹤跡。”
“姬南信”周臻瞇了瞇眼,“他不是死了嗎”
姬南信是燕國大夫人所生的兒子,自小聰明伶俐,好學守禮,只是燕國公寵妾滅妻,并不喜歡這個兒子,反而更溺愛二夫人所生的公子函。
后來大夫人“被”發現與人偷情,姬南信也在一場大火中喪生,公子函才成了燕國的繼承人。
“此事當真”周臻追問。如果姬南信回來,事情就難了。
曹齡連忙說,“只是疑似,并不能確信,”曹齡又說道,“但燕國內的混亂,與這個傳聞不無關系。燕國原先的大夫人身出名門,行為端莊,沒有人相信她會行偷情之事,”
“而當年的大火,也有不少人認為,是公子信當年對燕國心灰意冷,才特意放的火。出了范程一事后,有不少人都十分記掛公子信,盼著公子信能回來。”曹齡繼續說。
“不能讓姬南信回燕國,要不然我們這一個棋子,就沒用了。”周臻看向曹齡,“你知道該怎么辦吧。”
“是,陛下。”曹齡當即應下。
“陛下,如今晉國的軍隊和楚國的軍隊都在,燕國那邊又出不了兵,您如果繼續在楚國,恐怕會有危險”曹齡擔憂地上言。
周臻擺擺手,卻是笑了,“你忘記了,楚國王姬不是說招親嗎,若是她失了身子,楚國不還是吾的”
“是,陛下英明。”曹齡趕緊拍著馬屁,便上前聽候吩咐。
又過了一天,楚國跟晉國的事情差不多定下來了,這天九瑄依舊跟公子辭在說著話。
公子辭的性格跟他的外表一樣,都如芝蘭玉樹般,跟他相處并不會感到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