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娘上手縫紉機很快,很有些她老子范全兒的風范,她聰明也學得快,有什么地方不懂的,范全兒在一旁稍稍提點就能融會貫通。
范全兒心里美滋滋地想不愧是我的閨女,這機靈勁兒隨我。
若想賣出去這樣一個跨時代的新物件,不能一開始就走群眾路線,一是價格太高,二是無法推廣。
所以李素商決定先從豐源上級夫人們入手。
她寫了拜帖,投到知縣夫人門下,知縣夫人是知縣的賢內助,她一手辦立了慈幼堂。
因為時下有許多人家生了女孩不想養便拋棄的,所以慈幼堂里除了身體有殘疾的男嬰之外全是女嬰。
為了解決她們的生計問題,知縣夫人干脆又自己出錢開了家繡坊,這些女孩子也有個糊口的活計。
知縣在豐源城的聲望顯赫,可以說有其夫人善舉不小的功勞。
正是經過打聽,知道知縣夫人的事跡,李素商才冒險投了拜帖,要知道,她們家和知縣府是一點關系都扯不上,就怕人家見都不見。
好在,知縣夫人如傳言中一般平易近人。于是李素商帶著麗娘前去知縣府里拜見。
因為范全兒和劉也恒是男子,乍然拜見貴人女眷未免有些失禮,所以他們帶著機器在門外侯著。
李素商領著麗娘從知縣府后門等待,門房通報后有個婆子很快出來迎她們。
婆子不著痕跡地飛快打量了一番這二人,只是和藹地請她們進去。
從后門進去是一個狹窄的小巷子,一拐就看到了一個垂花長廊,兩旁是隔開的小院子,院子雖小卻處處雅致。
再走幾步一拐就到了正房,旁邊的耳房用來充做女眷的會客廳。
她們二人被請進去坐下,知縣夫人卻已經在里面候著了,她們見過禮,就聽知縣夫人道“早聽說過你,你就是鼎鼎大名的李素商吧。”
“早聽說過你,你就是大名鼎鼎的李素商吧”
李素商有些驚愕,她的名聲如何已經傳到知縣夫人耳中了還大名鼎鼎
知縣夫人齊氏見她錯愕的模樣忍俊不禁,忙招呼她們先坐下。
幾個婢女安靜而有序地給她們伺候了茶和點心,便安靜地退下站在后面。
李素商有些無措,她沒有經歷過被人伺候,這些侍女進退有序,讓她無所適從。麗娘更是如此,她年紀還更小些,比李素商還要緊張不安,坐在那生怕失禮,不敢多說多動,宛如芒刺在背。
李素商輕輕打量齊氏,臉盤圓潤飽滿,眼角和嘴邊已經有了微微的細紋,但是皮膚仍然很有光澤,看面相是個和氣人。
齊氏見她二人拘謹,寬和一笑,道“不用拘束,吃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