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這個時候,顧田氏走出院門,朝著東南西北四條大道分別大喊“喇叭銅子兒小花兒吃飯啦”
村里喊小孩吃飯就是這樣,不知道孩子上哪玩去了,但肯定跑不遠,到飯點還沒回家的只管吆喝幾聲便是。
不過孩子回家的待遇視吆喝的遍數決定。
如果你娘或者你奶喊了四五聲你還沒回來,那你回家指定挨揍,最少也得挨頓罵。
好在喇叭大了,也懂事,很快就帶著弟弟妹妹們如旋風般跑回來。
他們一進院就看見餃子已經上桌了。
白白胖胖,如同一個個小元寶,擠擠挨挨地堆疊在盤子中。
“哇吃餃子”銅子兒沒出息地驚呼。
小花兒也跟著起哄“哦吃餃子嘍”
顧田氏打了一下銅子兒妄圖伸向餃子的小臟手,板著臉“去洗手去”
銅子兒也沒脾氣,提了提褲子就去井邊就涼水洗手。
李素商見了連忙阻止“這有熱水,你們兌點再洗,別生了凍瘡。”
銅子兒小小年紀糙漢一個,裝作沒聽到,直接雙手在打上來的水桶里攪合攪合就當洗完了。然后他就被李素商逮著進屋洗手了。
倒是喇叭默默拉著小花兒給兌了一盆溫水洗了手,給小花兒卷了袖子,幫著小花兒洗完手再自己洗。
喇叭洗完手又幫著將碗筷都拿出來放在桌上,這時餃子也正好都上桌了。
自從家里男人們都出去后,喇叭好像忽然就長成大人了,平常很懂事的幫忙干活,照顧弟弟妹妹,很有一副家中長房長孫的樣子。
生活沒給這個小伙子足夠的時間用來長大,李素商忽然感慨。
于是上桌之后,她突然問“喇叭,你想讀書嗎”
喇叭一愣,顧田氏聽到也愣住了,她雖只是個農婦,卻也知道讀書的好處。
“要讀”顧田氏看著喇叭,“如今咱們家里也供得起你讀書。”她又看看銅子兒,道“等銅子兒大了,也送去讀書。”
喇叭還沒搭腔,銅子兒卻懵懵懂懂地問“奶,啥是讀書”
一旁的小花兒人小卻明白,她姥爺是當官的,總去城里,這方面的見識多些,奶聲奶氣一本正經的向銅子兒介紹“讀書就是能當大官,你看縣太爺就是讀書才能當的。”
銅子兒聞言眼睛一亮,肉乎乎的小手一拍胸脯,道“那我也要讀書我也要當大官”
“好好好一起讀當大官”顧田氏順手慈愛的給他夾了個餃子。
喇叭還懵著,他年紀大些,比銅子兒小花兒懂得更多些,就是因為知道讀書多不容易,他長這么大都沒敢動過讀書的念頭。
原來他幻想的人生最大的可能就是像他爹一樣種地娶個媳婦,要不就是像姥爺舅舅一樣做個屠戶,這樣就有吃不完的豬下水,或者像三叔一樣走南闖北,買吃不完的糖果。
可是如今四嬸說什么讀書那不是地主家的孩子才能讀的嗎
他姥姥家在的鎮里就有一個私塾,但是只有給夠束脩才能去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