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有事啟奏”
戶部尚書何廣為持象牙笏出列。
胡有榮抬抬下巴示意他可以開始了。
何廣為定定神,奏道“如今天下初定,然仍有不可忽略的亂象,這其中最嚴重的應為流民、逃民數量實在過于龐大。許多經受戰亂的城池已經十不存一了,微臣以為當務之急是應該優厚政策,減免稅收,以定流民啊”
他是舊朝老臣了,平帝在位時他就提出過這些事情。
但是平帝不在意子民如何,只在意他私庫里有沒有錢。
如今觀新皇行事,他從行伍出身,注重的是效率和紀律,他帶來的新鮮血液大多出身貧寒,或許有新的行事方法。
“臣附議,”戶部侍郎嚴鈞出列,補充發言“無民則無稅收,如此下去非長久之勢,不利于長治久安,易生亂象啊”
皇帝點點頭,這確實是個大問題。
他問其他人“諸位愛卿有什么法子嗎說出來聽聽,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可行性。”
內閣副相楊顯文此時出列奏道“臣以為可以將人口繁多的地方的一些人遷徙到人少的城池,用以解決無人之事。”
“臣以為不妥,”湯相聞言出列,反駁道“若是,遷民一事關系重大,耗費人力物力頗多,強行遷徙,還恐怕會引起民怨。”
“可若是不從別地遷徙,如何能讓空城迅速充盈呢”
場上又開始如同菜市場,一個個老大人擼起袖子,據理力爭,各有各的想法,誰也不能說服誰。
“好了”
皇帝在上面聽得頭疼,無奈制止了這場爭辯。
眾臣只能各自按捺下自己的想法,聽皇帝怎么說的。
“此事今天說不出個結果,容后再議吧,這幾天戶部先擬個章程上來。”
何廣為拱手領命。
這事暫且翻篇,談下一個議題。
“臣有本啟奏陛下”
“因戰亂導致長江下游平原耕地荒廢,如今糧食不豐,若今年遇到天災,恐有饑荒之憂啊”
“臣有本啟奏因戰亂導致商路不通,商賈遭受重大損失,商稅縮水一半”
“啟奏陛下國內亂象頻生,急需大量基層治理之人,因戰亂,許多地方的父母官甚至都被豪強或瘋狂的百姓殺害,如今國內許多縣州已成無人管理之野地,臣請開科考”
一樁樁一件件的陳年舊疾攤開來擺在明面上。
都不是短時間內拿出章程就能解決的,只能暫時下朝。
胡有榮是吃不好睡不香,嘴里起了好幾個大水泡。
請了太醫說是心火旺盛所致,建議清心靜氣。
胡有榮不耐煩地揮揮手,將太醫打發了。
若是他能清心靜氣也不會急成這樣。
崔氏坐在他旁邊,給他捏了捏肩膀“陛下莫急,這也不是一天兩天干著急就能解決的。”
皇帝疲憊地閉上眼睛,回握皇后的手“都是前朝遺留的亂象,不光要解決,還得解決的漂亮,這樣才能立起大荊的威嚴啊。”
崔氏沒有再接話了,只是一下下梳理著皇帝的頭發,好能讓這個男人有些許的輕松。
皇帝說這些也只是傾訴,并沒有希望崔氏回答什么,只是閉了眼享受這難得的片刻清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