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料顧四不僅沒有之前提到他媳婦的歡喜,反而一臉愁容。
皇帝最愛看他發愁的樣子,見狀性質更高,和湯意行對視一眼,問道“怎么了有什么煩心事說來聽聽。”
顧四看著一臉老實,將前一天顧老爹讓他找人起名的事情跟皇上一說。
“末將原本就是想找湯先生幫忙起名的,畢竟末將的名字就是湯先生幫忙起的。”
聽到這,皇上忍不住了,他可知道顧四的小名四狗,強忍笑意道“四狗啊,你們家這名字起得確實是”
湯意行一臉淡然自在的笑意,他這人頗戀魏晉遺風,喜歡搞那一套風流之態,聞言道“你既已在陛下這露了風聲,怎還舍大佛拜小佛呢”
顧四像是受到了點撥似的,道“還請陛下賜名”
皇上確實是心情好,也有這個性質,聞言棋也不下了,喊到“來人,拿筆墨來”
喜公公親手奉上筆墨,皇上提筆想了一下,緩緩在紙上落下幾筆。
等皇上寫完,喜公公叫小太監舉起來展示了一下,紙上銀鉤鐵畫,赫然是一個思,一個念字。
皇上道“朕知道他們的爹和叔伯都是跟著朕一起打天下的,都是早早離開了家,現下也還沒有消息,便將你家中男孩都做思字輩,女孩順著做念字輩,以感念顧家你這一輩兒的兄弟。改天帶你家小輩進宮看看是什么品性,再定下名字也不遲。”
顧四知道,這就是給他家的小輩一道護身符,這樣一來,不管他的兩位兄長是生是死,他這幾個侄子侄女都不會被欺辱了。
其實在皇上面前提這件事也算顧四有意為之,當然能得皇上賜名最好,若是不能,也能讓他們在皇上跟前有個印象。
他對顧家小輩們真是用心了,顧四從小長在鄉村,自然知道宗族的重要性,一家人擰成一股繩,互相照應扶持才能走得更遠。
李素商出宮之后,卻沒直接回武安伯府,她直接吩咐趕車的伙計“直接去棗子巷。”
伙計便是那日跟她出來的那個,原本叫有水,但是和今上的名字相沖,便改名叫旺水。
自從旺水那日跟著李素商跑了之后,此后便都是他為李素商駕車了。
對于棗子巷,他自然是熟悉的,畢竟那天就是他跟著來的。
馬車熟門熟路地停在了棗子巷的那個大宅子門口。
李素商從車上下來,剛一進門,就發現里面十分喧嘩。
她也沒驚動別人,只悄悄地溜進去。
就見這群剛進京的半大孩子們正興奮地在各個屋子里亂竄呢。
學院的先生們站在臺階上笑瞇瞇地捋著胡子看他們。
想來是因為剛剛進京,所以給他們放了一日半日的假,讓孩子們松快松快。
這時劉老秀才眼尖,看見李素商了,朝她招招手。
李素商也沖老劉秀才點點頭,算是打招呼了。
這時李素商往旁邊一看,就見到西面一群和學院涇渭分明的孩子們,在那邊靜靜地看著這里。
------題外話------
今天是一章二合一,我在想,要不以后都這樣反正二章兩千字和一章四千字的都是發一樣的字數,我干脆以后都這么發吧,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