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節是個舉國同慶的大日子,這天,整個皇城都張燈結彩的。
李素商早就囑咐了玉煙齋,趁這次機會做做促銷活動,所以如今京中最熱鬧的除了皇城正中央的天街之外,便是玉煙齋之中了。
往日,玉煙齋的顧客之中大多還是達官顯貴,平頭老百姓幾乎不會來,但是經過這么一個促銷的宣傳,倒是給了許多對玉煙齋好奇許久的百姓一些機會。
潘樹義就是這樣一個人。
他是經常行走在京郊的貨郎,喜歡從京內某些便宜的小鋪子里進一些貨物,然后挑到京郊賣,賺些錢糊口而已。
他家就住在玉煙齋旁邊不遠處,每天他挑著擔出去和回家都會經過玉煙齋,透過玉煙齋精美的櫥窗好奇地窺探里面都賣什么貨物。
但也只是窺探而已,只看玉煙齋門口絡繹不絕的貴人車馬或是穿著儒衫的讀書人便知道,這玉煙齋不是他們平頭老百姓能消費地起的,而且這種地方最好不要進,不然一個不慎損壞了什么東西或者沖撞了什么貴人,那代價是幾半輩子都還不起的。
他自認為是個小人物,也沒有那么旺盛的好奇心,所以每次頂多是路過的時候往里面偷偷看兩眼。
可是今天他抬著沒賣完的貨疲憊地回到家中的時候,路過玉煙齋卻看到了不同于以往的熱鬧。
玉煙齋周圍竟然圍滿了人,不是像之前那樣的達官顯貴,而是普普通通的人,他甚至看見他家的鄰居也在。
環視了一圈周圍,他先回家,將身上的擔子放下,再出來時發現人一點都沒有減少,也有不少人都已經進去了。
他探著頭找了找,看見了他家鄰居,湊過去打了聲招呼“三叔您怎么在這這鋪子里是賣什么的”
那個他稱作“三叔”的鄰居回頭一看是他,笑了“是樹義啊,你沒在家不知道,這玉煙齋的伙計喊了一天了,說是今天萬歲爺大壽,他們玉煙齋要打折扣呢”
潘樹義聽得一頭霧水,仍然十分不解“打什么折扣”
他一臉擔憂“三叔,便是人家打了折扣,里面的東西也都是咱們買不起的,別被人訛上。”
潘樹義這話不是空穴來風,他親眼見過一個認識的人因為好奇進了貴人們常去的酒樓,點了一道點心而已,就要花一年的積蓄來付錢。
三叔知道他的顧慮,拍拍他的肩膀,道“嗐樹義啊,你有所不知,這家玉煙齋的一樓原來都是便宜的東西,咱們普通人都能消費得起的呀”
潘樹義問道“您怎么知道的”
三叔道“人家說的呀,剛才有兩個小伙計輪流喊都有什么貨物,都賣什么價錢,剛才我看見隔壁石頭他娘剛出來,買了不少東西呢”
潘樹義聽到有熟人已經安然無恙地買完東西出來了,他也有點心動,他天天看這玉煙齋,早就想進來一探究竟了。
當下也有幾分興奮而忐忑地,想進去看看,可人真的太多了,烏泱烏泱地擠在外頭。
那玉煙齋出來了一個小伙計維持秩序“都不要擠咱們一個個的排隊進放心,我們的存貨還有很多呢別著急”
時下許多人還是習慣于守規矩的,有比他們地位高一點的人出來維持秩序,他們就會乖乖地聽話排好隊,于是雜亂的門前一下子整齊了許多。
潘樹義排在鄰居三叔后邊,跟著人群一步一挪,終于進入了玉煙齋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