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錦鳶扶額,怎么說他倆也是正經未婚夫妻吧
為什么非要搞得好像偷偷摸摸談戀愛的小情侶一樣
她大伯通情達理,她爹憨直可愛,哪個像滅絕師太了
況且
“我爹和大伯是不在家沒錯,可,我伯娘還在啊你倒是不怕她”
明明伯娘才是站在花家食物鏈頂端的那位啊
唐明堔眨了眨眼睛,“你伯娘我為什么要怕她我離京之前,她還特意謝我,讓我常來府里做客呢對了,我專門給她和祖母請的太醫這幾個月可有盡心”
花錦鳶默默垂下眼瞼,嘴角控制不住的上翹。
她倒是把這事兒忘了。
伯娘本想給唐明堔一個下馬威,結果卻被這傻乎乎的家伙給“先發制人”了。
他一聽說“身體虛弱”的伯娘從寺里“祈福”回來,立馬就領著宮里最擅長調理的太醫登門拜訪,開了一大堆補藥不說,還熱情的定下了后期定時上門復診的時間。
就連他離京的這幾個月也沒放過。
伯娘她已經憋屈的在府里“休養身體”好幾個月了
一聽到“賢王殿下”這幾個字,就只想關門放狗,離他越遠越好。
花錦鳶看著眼中寫滿關切的唐明堔,倒是想對他和盤托出,不過伯娘管著的海運生意事關陛下,還得陛下同意才行。
于是她便含糊道“自是盡心的,若不盡心,陛下也饒不了他。對了,聽說鄭貴妃的侄子搶了別人的官印,冒名頂替當了縣令,這次還被抓了”
唐明堔不疑有他,義憤填膺的將鄭公子的所作所為狠狠吐槽了個盡興。
末了才說到那被頂替之人的情況。
原來這位所謂鄭公子的“故人”,其實就是他曾經的書童。
原本乃是鄭氏一位門客的兒子。
那門客年少時得鄭氏資助,卻只考中了舉人,會試屢試不中,若要做官那也只能做個小吏,索性便留在鄭氏做了門客幕僚。
與鄭氏家仆并無太大區別,成親生子后,兒子便從幼年時就跟在鄭公子身邊做書童。
鄭公子天生就不是讀書的料,在國子監蹉跎了好些年,反倒是他身邊的書童受益匪淺。
畢竟得幫自家公子完成老師留下的功課給自家公子課后講解
因他父親到底不是鄭氏家仆,并未入奴籍,所以這書童在有把握后,便回鄉參加了科舉。
幾年過去,終于青出于藍考中了進士。
而鄭公子在這幾年中,因為沒了書童的幫襯,在國子監里越發待不下去了,終于決定退學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