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鄭貴妃正與即將與鄭家成為親家的承恩侯相談甚歡,說的便是在宮宴上為小皇孫正名之事。
鄭貴妃也知道陛下不待見這個孩子,若是陛下執意連個名字都不給這孩子,那么便需要承恩侯站出來推上一把。
至于孩子,不哭不鬧便好,行事之前并沒有相見的必要。
那嬤嬤帶著小皇孫在偏殿里等了許久,期間她離開過兩刻鐘時間,說是去解手。
她主動提出讓鄭貴妃的乳母幫著照看小皇孫一會兒。只要小皇孫沒離開自己的視線,乳母自然不會阻攔。
鄭貴妃的乳母進宮多年,也并非全無警戒之心,曾問過她,恭房就在不遠處,怎么去了那么久。
她說想著小皇孫該餓了,于是想看看膳房里可有點心,卻迷路了。
乳母嬤嬤嫌棄她沒用,明知道小皇孫一時看不見她就開始哭鬧不休,還耽擱這么長時間。
卻不知,她撒謊了。
據御膳房當值的小太監說,曾有一個眼生的嬤嬤,自稱是大皇子府的人,來討要適合小皇孫吃的點心。
小太監不敢怠慢,問她小皇孫是否有忌口,牛奶布丁可能入口。
得到的回答是“可是山鳥售賣的那種那自然是可以的,皇孫殿下十分喜歡”,小太監這才給了她一碗。
還再三道歉,因為事先不知道皇孫殿下也進宮了,只有這種最簡單的點心還有富余。
這事兒發生在開宴之前,王御廚正親自帶著人在太極宮,給每張食案上都擺上點心。
回到御膳房后,見備用的牛奶布丁少了一碗,只以為是哪個不懂規矩的饞嘴小太監吃了,也沒放在心上。
為了防止貴人們吃了覺著好,想要再添一份,御膳房的點心向來都會多做一些,貴人們若不添,那這些點心大伙兒便會分一分,自己吃也好,討好別人也罷,總之不會浪費。
真要細數起來,蛋糕切下的邊角料,裝盤多出來的夾心麻薯等等,都少了一碗牛奶布丁真算不上什么。
今日一整天,御膳房都香得天怒人怨,勾得小太監小宮女一波一波的往這兒跑,就連管規矩的老嬤嬤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王御廚哪能管著人家,一口都不給吃呢
而他直到開宴之后,鄭貴妃的人來御膳房要吃的,才知道小皇孫也來了,又哪里會想到一個時辰前少了的那份牛奶布丁,竟會成為差點害死小皇孫的工具
而那嬤嬤害了人之后,也沒想著活。
在小皇孫往偏殿轉移的時候,她便趁亂離開了,反正沒人在偏殿里再看見過她。
而她對皇宮并不熟悉,自盡也選擇了唯一去過的地方御膳房。
趁著御膳房眾人都被帶到太極宮問話的時候,跳了井。
宮里除了浣衣坊,就數御膳房用水最多,今日又是除夕宮宴。
雖然宮宴最后是搞砸了,可該洗的鍋碗瓢盆那是一個都不少。
問完話,還得接著干活的御膳房眾人,于是十分倒霉的迎來了今日第二波驚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