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質的拔步床被燒毀,焦黑的木頭與坍塌的房梁纏綿在一處,不分你我。
波兒掀開好幾塊還隱約冒著熱氣的焦木,然后撿起了一顆米粒大的“小煤渣”,瞇著眼睛看了半天,才興奮的壓低聲音叫道“小姐快看”
她獻寶似的將“小煤渣”遞到花錦鳶手里。
花錦鳶接過來,兩指用力搓了搓“煤渣”的表面,才隱約露出一點點銀色的金屬光澤。
“這是白銀”
“嗯嗯嗯沒錯沒錯就是銀粒子”波兒滿臉欣喜的連連點頭,隨即又搖頭,“不對不對,這原本應該是個耳墜子珍寶樓家的梅花銀耳墜”
她撇著嘴,臉上微露不屑,“一對耳墜子加起來才綠豆大,做工粗糙不說,還往耳墜里摻假”
花家暗中經營的珠寶玉器店名叫珍寶閣,以花樣時興,做工精良,用料實在,童叟無欺為本,不時還有海外進口的緊俏貨,價格比之別家很具誘惑里,因此生意相當不錯。
而波兒所說的珍寶樓,則是跟風起家的一家小店,蹭著珍寶閣的名字,抄著珍寶閣的樣式,粗制濫造,無所不用其極。
唯一的優勢就是價格極其低廉,因此在家境并不是很富裕的普通百姓中,還是受歡迎的。
畢竟人家賣的是假貨,也明明白白告訴買家這是假貨,至少不算坑蒙拐騙,在某些方面也確實解決了一些基層需求。
對此,花家在調查過珍寶樓的背景后,也只能無奈的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原因無他,這珍寶樓其實算是幾個寒門出身的小官合伙開的,京城生活不易,寒門出一個舉子更不容易。
總之都是為了混口飯吃。
這時代也沒什么專利侵權的說法,再加上花家本也出身寒門,能幫襯的便幫襯一把,自然不會再去追究。
波兒忿忿不平的原因確實因為她被珍寶樓“坑”過一次,買的正是她口中的梅花銀耳墜。
那時她年紀小,還在武師傅手下練著武,每月補貼的月銀有限,卻是個愛俏的小丫頭。
某次休假時,無意中發現了珍寶樓,還以為是珍寶閣的姐妹店,啥也沒問就興沖沖的買了“物美價廉”的銀耳墜回來。
很久之后,她學成出師,到了花錦鳶身邊當丫鬟兼護衛,才知道自己被“騙”了,于是一氣之下就將耳墜子扔進了灶膛。
燒完之后,跟眼前這“小煤渣”不說一模一樣,起碼也有七八分相似。
“鶯歌曾是花魁,又與那位李五少爺好過,即便再落魄,也不可能佩戴這種耳墜。”花錦鳶瞇著眼睛,“所以她的房間里還有第二個人出入過”
“肯定是她的丫鬟”波兒摩拳擦掌,望著眼前的廢墟,一張小臉閃閃放光。
花錦鳶點頭,這也是她懷疑死者并非鶯歌之后最先的猜測。
鶯歌十指不沾陽春水,有銀子買下這幢院子,身邊不可能沒有丫鬟。
可目擊證人卻都說看見的是鶯歌一個人進的小院。
她的丫鬟去哪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