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上門詢問他的時候,他卻表現得有恃無恐。
“怎么少爺我怕冷,向小吏多要一些炭火也犯法了少爺我可是給了銀子的,又不是強買強賣少爺我啊”那人笑得不懷好意,“給了十倍銀子”
而另一邊,當時收取了高價銀子,將炭火賣出的小吏也找到了。
這一位表現得十分驚惶,見到賢王府的府兵,腿就軟了一半,一聽說是來問炭火的事,當場就嚇得癱坐在了地上。
哭天喊地的嚎了一堆“上有老下有小”,好不容易才稍稍平息下來,老實交代了。
當時,他抱著炭火沿著號舍,挨個兒發放,發到那位鄭少爺的時候,炭火就已經所剩不多了。
畢竟,會高價多買些炭火的人,并不止鄭少爺一個。
鄭少爺看了看竹筐里的炭火,便直接開口讓他都留下吧。
這小吏猶豫了一下,因為剩下還沒發到的號舍還有好大一片。
今年的主考官又是才上任的花尚書。
這位尚書什么脾性,他們還沒摸清楚,可他數月前將江南道一掃而凈的事跡還是無知不知無人不曉的。
偷偷摸摸搞點小動作也就罷了,要是那么一大片號舍都沒分到炭火,很容易就會被發現的。
然而鄭少爺卻沒給他拒絕的機會。
直接扔了兩錠銀子到他懷里,整整一百兩
要知道這些“額外”得來的銀錢并不是全部都屬于他一個人的。
發放炭火的活是輪班的,因此得到的賣炭錢也是最后集中到一起,然后再大家平分的。
一來,每人分配到的發放區域不一樣,有些區域公子哥多,有些區域窮書生多。不患寡而患不均。
二來,銀子平分,人人有份。這樣就誰都別想置身事外,去叛變舉報什么的。
這就是他們這些最底層的小吏,最平常的“生活智慧”。
鄭少爺拋銀錠子的動作不小,隔著幾排號舍的同僚都看見了。
他若是不收,回頭是要被群起而攻之的。
而這時,鄭少爺又小聲告訴他,“不用擔心剩下那些人。那些人里全都是沒有門路的臭窮酸,領不到炭火也只能忍下這個虧。”
小吏這才快速掃了一眼剩下那些還沒發放炭火的號舍,見果然一水的寒酸打扮,這才眉開眼笑的將整個竹筐都留給了鄭少爺,揣著銀錠子就走了。
花錦鳶聽完,只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面色便恢復如初,不見絲毫沮喪。
鄭氏這一手,是明晃晃的陽謀
就算問罪,也只能拿下那幾個中飽私囊的小吏。
無法證明鄭少爺所為,是受了大皇子的指示,是這次舞弊案的幫兇。
關于這一點,花錦鳶早有預料。
真正能直接錘死唐晗璋,洗清花文曄嫌疑的,其實只有封存于貢院內的落榜考生答卷。
但是要想在不驚動鄭氏和唐晗璋的前提下,檢查這些答卷,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只需一把大火就能將證據燒毀得一干二凈。
因此,她只能讓波兒每天深夜偷偷潛入貢院,神不知鬼不覺的查找。
除了慢,倒也沒什么其他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