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人后來娶進府的正妻身份也不高。
暗中勾搭李太妃這個李氏女,想要爭取隴西李氏的支持,才是最合理的。
然而,萬萬沒想到,竟然是陛下
“當年到底發生了什么我觀陛下與傅皇后感情甚篤,他應當也不可能為李太妃的美色所迷吧”
無論是利益,還是感情,都說不通。
喬氏咬了咬牙,眼中滿是憤恨,“這你就要問問那個狐媚子到底是怎么想的了娘娘從不曾虧待于她,她卻做出那等豬狗不如之事”
當年,太后娘娘寫了家書送到隴西,希望族中能選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兒送進宮來與她作伴。
又說先帝對她越發疏遠,恐陛下太子之位不穩。
李氏族長一看就知道,太后娘娘這是希望族中能來個人幫她爭寵,于是便從旁支中挑中了李太妃,千里迢迢的送進宮里。
然而,太后娘娘的這封求援信到底顧忌自己和李氏的臉面,沒有明說族中選來的姑娘是給當時已經年老的先帝做妾的。
于是李太妃就誤會了。
臨行前,族長囑咐她要聽太后娘娘的話,要好好為李氏一族爭取好處,卻唯獨沒有叮囑她要安分守己。
嫡系一脈的子孫從小受到的教育中包括了方方面面,自然一眼就知道李太妃進宮的真實目的。
可李太妃,乃至她全家,局限于旁支的眼界,只以為自己被選中,從此以后就要飛上枝頭變鳳凰了。
畢竟她的貌美,在一眾李氏女兒中相當扎眼,平日里也沒少聽別人的酸話,或是恭維。
就這樣,自信滿滿的李太妃進了宮,見了與自己年紀相仿的陛下,就以為太后娘娘是打算將她配給陛下。
她滿心歡喜的與陛下在宮中“偶遇”了幾次之后,陛下漸漸感覺到了不對勁。
于是委婉的將此事告知了太后娘娘,請她管束一下這位娘家姐妹。
“太后娘娘大怒,讓老身去好好教導一番那狐媚子的規矩。可誰料,老身剛把話與她挑明,她就又哭又鬧,說娘娘騙了她。”
喬氏閉了閉眼,只要一想到當時的場景,她滿腦門子的青筋就忍不住的跳。
“她非要嫁給陛下,說是已經情根深種,無法自拔。哪怕老身告訴她,陛下早已經定下傅氏為正妻,她也不依不饒。說什么既然都是為妾,為何不能做陛下的妾”
氣得喬氏當年腦瓜子嗡嗡的疼。
陛下當時的太子之位已經搖搖欲墜,要是再納這么一個原本是給他老子準備的妾,那是嫌命不夠長嗎
喬氏明白,李太妃已經無可救藥,便向太后娘娘稟報,還是將人送回去,換個人來吧。
隴西李氏的女兒不差她一個,換一個樣貌稍遜,但是更加聽話的,總比留下這個惹事精要好得多。
太后娘娘也同意了。
然而李太妃不知從哪里聽到了這個消息,竟然安分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