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制筆之人為何沒有真實姓名,而以姓氏自稱呢”說到這里小健哥忽有一問。
“或許人家就是一個制筆家族,故而以姓氏通稱,或許如此才是一個家族的榮耀。”
“區區制筆也能稱之為榮耀”小健哥索過筆來,瞅了兩眼有點不屑“看來是本少爺孤陋寡聞了。”小健哥自笑兩聲,道“或許如此吧,以姓氏為名才能為家族帶來榮耀,人家自有人家的想法。”小健哥沒再多想,轉口道“這諸葛氏幾字本少爺自然看得懂,但是前面一行字可就費思量了,純羊白玉,千秋瑞雪。說的是啥意思哩”
還好意思賣弄文采呢,一行字只看懂了半截就裝斯文,小健哥肚子里的墨水三兩不到,細算之,也就相當于現代的二兩。注古代十六兩為一斤,如此才有半斤八兩之說,啥時候小健哥肚子里的墨水能達到八兩,爆了。
耳聽小健哥的求解,孫秀才釋解曰“純羊白玉說的是此筆筆毛純羊毛所制,如若白玉一般無暇。千秋瑞雪則是祥瑞之語,喻意千秋萬代吉祥之運兆。”
“原來如此,本少爺懂了。”
小健哥深深地點頭,而后又似懂非懂求教道“果然是如詩如畫好句,只是不知單憑一行字,又怎能證明它的珍貴”
孫秀才細指點向筆桿“諸葛氏此姓氏這位少爺難道不曾聽說一二嗎”
小健哥低眉順去,應曰“本少爺只聽過諸葛亮,不曾聽說諸葛氏,莫非此姓氏之人便是諸葛亮的后人,或許是諸葛亮的十八代孫子們”
孫秀才搖頭微笑“是也,非也。是否諸葛孔明十大代孫子小生不曾聽說不敢妄言。且不論此諸葛氏者是否孔明后人,此姓氏之人為人所知的身份卻是響徹天下啊。”孫秀才文文而言。
“此諸葛氏這么有名,本少爺怎么沒聽說過”
“此姓氏之人乃是天下第一的制筆名家,想來這位少爺不喜舞文弄墨,故而并未聽聞吧”
“原來是個制筆的工匠,還以為諸葛亮他孫子呢,嗚呼,嗚呼,本少爺見識短淺啊,見笑了,見笑了。”小健哥嘆息一口,自嘲兩聲。
略一想,表示疑義道“此姓氏之人就算天下第一,不過就是一個做筆的工匠而已,難道一根小樹枝一撮羊毛做成的筆能值千金”
孫秀才詳述道“這位少爺有所不知,諸葛氏世代制筆,所制墨筆又稱諸葛筆,傳承已久,享譽天下,乃是制筆名家。”
“貌似挺有名的樣子。”
“何止有名,這諸葛氏自南唐始就以制筆名聞遐邇,距今已有一百多年,是天下公認的第一制筆名家,所制墨筆世稱天下第一筆,極為貴重,就算當朝的帝皇都以能收藏一支前朝的諸葛筆為莫大的榮光。”
“怪不得先前你說這支筆是李后主老兒收藏的呢。”小健哥這么說著,忽有所悟“李后主老兒不就是南唐皇帝么,這支筆上又刻著皇帝老兒的名字,這么說這支諸葛筆必是李后主收藏的心愛之物了,距今也有一百多年了,算得上一件稀罕的文物了,想來值個百兒八十兩了。”
“何止百八十兩吶,價值千金啊這筆可是前朝才子皇帝李后主珍愛之物,本就很珍貴了,又是名貴不凡諸葛氏筆,前朝之物如今存世更是稀少,故而愈發顯得此筆極為珍貴,即便千金也不換啊。”孫秀才越說越是激動,像是撿到了夢寐以求的寶貝一樣。
一支筆怎么可能價值千金,在愛筆之人的眼里自然是千金也不換,可是在小健哥的眼里百八十兩有人肯買這支筆就撞大運了。小健哥心知秀才不過是由性而發,有點腦門發燙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