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殷歡第二次上門的時候,可是掏出五十兩銀子感謝他們這半年來對祝思的好。
真要是騙子,又怎么可能拿出五十兩銀子
這銀子周家的人收下了。
只不過在祝思離開之前,周大娘將銀子塞進了祝思的荷包中,忍著淚水叮囑著,“這銀子藏著,有銀子傍身,真要遇到什么事都好解決一些,這一去以后也不知道能不能再相見,娘嬸子就希望你將來的日子過得好好的。”
別說周家人很懵。
身為當事人的祝思也有些回不過神。
只不過這個時候她年紀還是太小,她記不起以前的日子,也知道自己不是周家的女兒。
雖然爹娘對她真的很好很好,但到底對親生父母也有些向往。
聽著姐姐這么大老遠找來,心中不由想著姐姐肯定也是喜歡她,所以才愿意來接她回家。
“娘,以后有機會我一定會回來看你們。”
回家是要回,但是祝思也舍不得周家。
在和姐姐離開之前,她又悄悄的將這五十兩銀子塞到娘親的枕頭下面。
這一去一來,就花費了十幾天的時間。
一個人去,兩個人回。
當進了村子之后,祝思覺得眼前的一切都十分陌生,她雖然沒有以前的記憶,但有時候做夢的時候多少會回憶起一些。
可這些,和眼前的完全不同。
祝思一開始還想著,或許是自己記錯了。
可當她遇到陳寡婦之后,本期待的心徹底涼了。
陳寡婦對于接來的孩子是一點都不喜歡,有殷歡在,家中確實是不缺銀子,別說是養一個人就是再來十個人都能養活。
可她就是不樂意,無端端養那么多孩子干嘛
家中有一個就夠了,殷歡還大老遠的再接一個回來,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
陳寡婦的不喜是明晃晃的表現出來。
祝思一眼就看出來了,本來臉上掛著的笑容也瞬間僵硬,她有些想不明白,為什么娘不喜歡她
如果不喜歡,為什么姐姐又會大老遠的跑去接她
“不用理她,姐姐把房間給你安排好了,要不要去看看”殷歡沒當一回事。
陳寡婦不喜歡就不喜歡,到時候祝思只念她一個人的好,最后得到的好處也不會分給別人。
正要帶著她去看房間時,陳寡婦又突然走了回來,她抱怨著,“你不知道蘇家人有多可恨,他們居然學著你賣糕點,這幾天天天往鎮上跑,怕是賺了不少錢回來。”
殷歡顧不上帶人進房間了,她皺著眉頭,“他們賣的什么糕點”
“說是什么楊梅糕,弄得還挺好看的,好多人都愿意買上一份嘗嘗鮮。”陳寡婦有些著急,“他們不會把生意給搶光了吧”
“不至于。”殷歡倒是沒擔心生意的事。
碼頭上人來人往那么多,只要糕點新奇,總會有人愿意花錢,尤其是外來的商人,她要是將糕點的方子賣出去,不少商人愿意拿銀子買。
只不過,她擔心的是蘇家人為什么會開始賣糕點
這在小說中完全沒有發生過。殷歡特別喜歡這篇科舉文,反復看過好幾次,大概內容她都記得,不然也不會記得祝思所在的位置,還親自將她給接了回來。
是因為她的原因扇動了劇情
還是說
殷歡趕緊問道,“蘇家賣糕點是誰的主意”
“還能是誰,就他們家的童養媳唄,說是小的時候從家里記來的,也不知她家到底是干嘛的。”陳寡婦癟了癟嘴,蘇家人真好命,隨便撿個人回來這么有用處,不像她家里的兩個,除了吃沒一點用。
長得倒是比農家孩子好看一些。
可好看又有什么用
這么大一點還不如干活來的實在。
“童養媳畢巧”殷歡印象中有這個人。
是蘇建義撿回來的小女孩。
難不成這個畢巧也有其他的身份
殷歡想想還真有可能。
因為她記得曾經有不少人噴過這篇科舉文,里面有一個設定太過于離譜。
那就是權貴家丟的孩子太多,男主隨隨便便就碰上一個,也因此不少權貴家都欠上了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