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走到村里已經是兩個小時后了。
一路走來,看到的土坯房、茅草屋讓他們心都有些涼了,哪怕心中帶著些展望,想下鄉為國家做出一些貢獻,可到底都是不到二十歲的小同志們,見到這么艱苦的壞境,多少有些沒法承受。
尤其是他們知青住的地方。
墻體是土坯,上面鋪著茅草,好些地方還有破損,看著就感覺隨時就要倒塌一樣。
“我們就住這里”萬芳洲傻眼了,就兩間看著就要倒塌的房子,指不準下雨里面都會漏,而且她沒記錯的話,大隊里已經來了幾批知青,這么兩間屋子怎么住這么多人
“這能擠得下嗎”
“擠不下也得住。”梁達說著,“村子里沒其他空房子,要么住知青屋要么自己花錢蓋新房。”
“誰會傻到自己花錢啊”萬芳洲小聲嘀咕著。
建房子呢,花得豈是一點小錢
蘇霖挑了挑眉頭。
嗯,這個傻子就是原身。
不舍得女主住在破房子里,掏出賣掉工作名額的一部分錢,修建了一套小院子。
錢花了、力氣也出了,最后自己沒住進去,甚至每次來找人,都是被攔在門外,以鄒琦的說法就是怕有人看到,對他們的名聲不好。
如果真的那么在意名聲,鄒琦就不會住在原身花錢建得房子了。
她是那種不會在意外人的看法,只管讓自己的小日子更舒坦的女同志,說說而已又不會掉塊肉,拿到手上的東西才是最實在的。
就比如那套新房子。
比起面前下雨都會漏的知青房,好得不是一點半點。
“梁叔,現在隊里有多少位知青同志”蘇霖問著。
“加上你們一共十八個,十一個男同志、七個女同志。”梁達算著,十八個人看著不多,但對于他們隊來說可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畢竟每一個人吃得都是他們田里的糧食。
要是都能干點也就算了,可這一個城里來的娃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干活起來連隊里的小娃都比不上。
眼瞅著人越來越多,他們對這群知青沒什么指望,只希望不挑事就行了,“他們還在上工,你們可以先進去休息,有人會安排你們怎么住,今天你們就先休息,明天跟著他們一起去田地那邊,會有人給你們分配工作。”
梁達說完,就轉頭望向蘇霖,“你打算什么時候去梁連家”
“我先收拾收拾,今天有些晚,明天就去拜訪。”
梁達點了點頭,他指著一個方向“他家在那邊,要是不認得路就隨便找個人問問。”
交待完就離開了。
兩人的對話讓另外三人有些好奇,另外一個男同志好奇問道“蘇同志,你在這里有認識的人”
蘇霖應著,“有個遠親。”
這一下另外三人頓時有些羨慕了,有遠親好啊,真要遇到什么事還能有個熟人幫襯幫襯,不像他們在這里人生地不熟,整個人都顯得有些無措。
好在,同是知青的其他人還算熱情,下工回來后就替他們安排了住的地方。
也不需要怎么安排。
就兩間屋子,自然是男女分開,屋內放著兩張通鋪,一行人擠在一塊。
別說這樣不方便了,現在人還不算太多,兩張通鋪男同志分一分剛剛好,要是過一年再來兩人,就得人擠人了。
范善是知青中的頭頭,下鄉已經四五年,對村子里早已經熟悉,人也是個精明的,沒多久功夫就把這次四人的一些消息打聽出來。
這時,他正幫著給兩位新同志收拾著床鋪,似做不經意的問道“聽說你在村子里有熟人我對村子里熟,你什么時候想去拜訪我帶你過去。”
“好啊,那就麻煩范大哥了。”蘇霖笑著。
他對范善的觀感還不錯,有點小精明又喜歡管事,什么事都喜歡插一手,久而久之在村子里也混開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