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其他知青為了高考的事忙著學習時,廠子里也在商量一件大事。
就在當天晚上,這件事傳遍了整個大隊。
“聽說了嗎廠子打算給員工修居民樓”
“真的”
“騙你干嘛,我兒子不是在瓷器廠工作嗎廠里已經開始統計了,按什么積分制分房。”
“什么積分制啊”
“我哪里知道哦。”被問到的婆子搖了搖頭,“大概就是誰付出的多誰最有資格吧。”
說這話的時候還帶著些顯擺的意思。
她家兒子那可是從廠子剛成立就進去工作的,三年多過去,現在已經是一名小管事了,這次分房沒他的份下回也能有。
“這廠子就是好,造福了我們整個大隊呢。”
“可不是么,要我說最該分房的是蘇廠長,就該給他分一套最大的房子。”
“對對,他才最有資格。”
對于給蘇霖分房,這是誰都沒意見的事。
蘇霖沒想過謙讓,在廠房邊上的三層小樓建好后,他選了最邊角的小單間,小單間位置不夠大,但勝在是在最邊上,外面還有一小塊平地,還能閑來無事的時候種種菜。
不過,現在正是廠子的上升期。
還真沒那個功夫種菜。
但這并不影響住新房的幸福感。
除了蘇霖之外,一共五十七名員工搬進了新房。
柳書就是其中一個。
他扶著懷孕的老婆走進屬于自己的新屋,在新屋轉悠一圈后,兩人的眼淚都要下來了。
這三年來,柳書兩口子不止一次慶幸來到梁家大隊。
剛來的時候,對這邊的壞境多少有些失望,一個偏僻的小村落怎么都不可能和瓷莊相比,但這里的人都非常淳樸,從來不會因為成分的事嘲諷、辱罵他們,反而因為一手燒瓷的好本事,大部分的人看著他的眼神中都帶著佩服的神色,還直接叫他柳師傅。
他老婆也不用日日躲在家中不出門,一開始人生地不熟,還有婆子嬸子上門探望,讓他們漸漸融入到這個新地方。
在這里,他們才感覺自己像個人。
也敢開始考慮后代的事。
兩人結婚有十幾年,但在瓷莊的時候從來就沒想過要孩子的事,他們害怕孩子生出來沒法給他一個好的環境,害怕孩子也面臨像他們一樣的困境。
可現在不同了。
蘇廠長的承諾實現,他每個月拿到手的工資不比六十塊少,只要使出一身的本事,績效加上獎金,他拿到手的工資能比蘇霖當廠長的還要多。
這讓他很明顯的感覺到,蘇廠長對技術人員的看重。
他一個人的工資能養活一家人,現在又分配到了一間兩室的房子。
柳書指著一個小單間,他歡快道“這里給咱們的孩子,可以放一張床和一個書桌,等孩子長大了也不會覺得擠。”
他媳婦捧著肚子,靠在柳書的懷里,“聽你的。”
這日子是真的好啊。
被分配到房子的人喜氣洋洋,沒分配到的人羨慕的同時又在期待,這只是第一批,廠里可是說了以后還會有第二批、第三批呢。
這一下,外面的人擠破頭都想擠進來當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