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沒有淘汰老式膠卷,原因很簡單,老式膠卷的顯影過程,有銀的參與,所以可以看到一些正常視野下看不到的東西,而數碼和電子攝像的顯影技術,就沒有這種效果。
所以尸體正面照,是非常重要的,一具尸體在老膠片上的表現,很多時候都決定著由哪個部門接手案件。
而這一系列案件之所以棘手以至于無人問津,大概率是因為在所有證據上和案件相關人、相關物品上,都找不到異常的痕跡,而如果沒有異常,恐怕沒有人能做到這些案件的手法。
可是這么干凈,就已經意味著異常了。
但凡是尸體,都要接受凈化,聯邦這邊的凈化大部分都是交給歸化土著,或者柯文斯頓來做,也有的地方只是做些撒點鹽,通個電,暴曬幾天等等粗糙的手段。
這幾個案子的受害人死狀如此凄厲,就算辦案警探不管,特別行動局也是需要專門處理的,看在案卷最后,特別行動局給出的處理結果全部都是“安詳”這意味著那些尸體特別老實的在地里爛完了。
想想都不可能。
所以,凱文的第一個想法,就是這些人的靈魂哪去了直到他看到這些在焦點之外,異常清晰的雕塑。
老式照片之所以會被淘汰,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清晰度,如果對光沒對好,照片就會非常模糊,而基本的,就是焦距之內清晰,焦距之外就模糊掉了,這是光學問題,不是技術問題。
所以案件現場照片對一個物體,要照很多張,物體清晰的,物體近距環境清晰的,物體遠距環境清晰的,還有不同角度。
凱文挑出來的,就是這些背景照片,有的是兇器照片,照片中間有個什么,遠處的窗臺自然就是模糊的,可是窗臺上有個小雕塑是高清藍光,陰影渲染啥的都拉到滿,這自然就很惹人注意。
理論上是這樣。
可是羅迪絲毫沒提這個疑點,這么多卷宗,這么多人分析來分析去,都沒有人提到過這東西。
最大的可能,就是這東西上有什么力量,干擾了人的思維,視覺,靈覺等等,讓人們注意不到這種異常。
在這個世界,沒有家庭寵物,只有寵物樂園,也就比動物園好點不多,所以動物相關的藝術品,是相當貴的。
而且既然叫藝術品,基本就沒有太次的質量,來龍去脈基本也就是有序可查的了但是在受害人的遺物清單上,沒有這些東西的記錄。
現場搜證是一件非常非常麻煩的事,一根頭發都得記錄位置,確認所有人,確認最后去向,案件結束時都需要查閱封檔。
比如說旅館里有個人被殺了,現場有盒飯,還有吃盒飯的勺子,那么這個勺子當時是在哪里,怎么擺放的,要留影,是誰的,店家的受害者的盒飯附帶的上一個客人的要有記錄。
現場勘查完成,這勺子怎么處理的,誰處理的,店家給扔了服務員收起來了上面有指紋帶回做查證了要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