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格斗之王是小組對小組,所以采用的是車輪戰,每個選手上場,就要打到失去戰斗能力為止,無論對方輪流上場幾個成員,如果選手一直勝利的話,是必須一勝三的,因為這位“一”選手,沒有機會離開賽場。
但是本次賽程,因為多了單人選手,這樣的比賽沒有變化,會很乏味,也會在對比之下,顯得組隊勝利的隊伍勝之不武,會有太多的質疑聲出來舉辦方自然不會在乎這個,爭議越大越好,討論度越高越好。
但是武道家可都是要面子的人,如果是正面交鋒,生死由命輸贏在天,怎么著都不冤,可就一個對比,就讓人踩了臉了,那肯定是不行的。
舉辦方畢竟還要給御三家面子,而御三家又都是實打實的武道家,所以在這方面,他們做了改動。
現在在戰斗后勝利的選手,有權選擇是否挑戰對方下一個選手,如果不愿,就可以暫時退場,讓同伴來打下一場,而隊伍勝利的條件,依然是所有人戰敗。
也就是說,當一個選手勝利了,他選擇下場,隊友接替他戰斗,結果隊友全部輸了,他仍然有資格上場戰斗,贏了就可以繼續挑戰對方的選手,如果輸了,作為隊伍最后一位保有勝利果實的成員,也只能宣布隊伍失敗因為已經是全員戰敗了。
這么一來,一場隊伍之間的戰斗,有可能都得打五局,如果策略得當,說不定還要多。
一挑三這樣的戰績,在隊伍之間恐怕很難達成了,以為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戰法技能的克制,有些人輸的其實挺冤
其實這也是好事,因為每一個選手都能有自己的高光賽局,只要他選擇自己可以壓制的對手就行了。
而這一點,在開幕式上的揭幕戰,竟然也體現出來了。
霓虹隊和全運動員隊的戰斗,在場外專家的分析中,其實是很清晰的,因為硬實力的差距在那擺著呢。
比如說大門五郎,無論是哈維d還是洛奇,都沒辦法,身體素質的壓制比較嚴重,所以和他對陣的,就只能是橄欖球明星布萊恩,但是他的摔跤技術沒誰看好,畢竟才學幾年而已。
就說是哈維那張臉的鍋了,過于帥氣的臉和看起來沒有什么脂肪以至于有些偏瘦的身材,總是讓人忽略點什么。
直到他上場那一刻,觀眾們才驚訝的發現,他比兩米多的大門五郎還高一小節的,而且他確實沒有什么肥肉,可是那塊兒也沒照一百三十多公斤的大門五郎小到哪兒去,最次也是一百一十公斤
這時候才有人想起來,哈維d退役的時候可是超重量級拳王,妥妥的一百公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