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星回沒有想那么多,只是馮有功把話說到那個份上,她自然不會放過機會。但這對她來說,只是隨手布下的一步閑棋,現在暫時沒有更多的精力放在這件事上。
還是查賬更重要。
十個賬房,每一個都是經年的老手,用的是賀星回教給他們的新式記賬法,即便如此,也用了大半個月的時間,才將所有的賬本都整理清楚。
中間賀星回還抽空出宮了一趟,去城郊的天壇主持了冬至的大祭。
在這之前,朝中就已經有過了一輪爭論,最終大佬們翻遍各種經史子集找出來的理論說服了所有人。很奇妙,當主流的聲音都維持著同一種說法時,即使這件事再怎樣不可思議,也不會有人開口反對。
所以當她身著黑色的朝服站在帝王的位置,一切順利得不可思議。那一天,甚至還是個久違的晴天,太陽很給面子地在天上掛了一整日,讓大部分時間都必須待在室外的典禮都沒有那么難捱了。
雖然不至于到眾望所歸的程度,但是賀星回確實明顯地感覺到,自己正在被朝廷一點點接納。
至少她現在收到的,給皇帝問安的奏折越來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大篇幅的對于她本人的贊美。不過這種折子,賀星回自己幾乎不看,也只是聽春來她們說的。
女官們甚至還會將其中最有文采的句子摘錄下來,互相傳閱學習
既然威望正在增加,賀星回自然也要趁熱打鐵。
在賬目理清之后,她便將重臣們都召集了過來。
眾人是一點點看著紫宸殿里的賬本少下去的,所以對于這一次的小會議,都心里有數。
但是真正看到賀星回拿出來的清晰簡明、一目了然的表格,他們還是有些吃驚。現在大家都知道,她在經營之道上很有心得,但真正看到這樣漂亮的賬目,才終于有了真實感。
而賬上的數據,更是看得他們冷汗涔涔。
國庫每一年的賬,竟有一小半都是賬目不清的。其中有一部分是被皇帝花掉了,但剩下的錢也不是小數目,都去了哪里
就連那些去向清晰的賬,其中一部分也顯得很奇怪。比如某一項上的費用,后一年突然增加到了前一年的一倍,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其中有貓膩。但因為這些錢是一筆一筆分批撥下的,每次都有合適的名目,也有重臣背書,竟沒有感覺有任何不妥。
更可怕的是,這些由他們自己背書的項目,其中一些他們有印象,但另一些卻根本不記得了。可是賬目上卻清清楚楚地記著前因后果,確實是他們的人用了他們的名義要走的錢。
除此之外,比較令人意外的一項,就是國庫竟然還有很多外債。
這些外債,有私人的,也有各個衙門和各個州府欠的。這是因為國庫的錢,全都是來源于各地上繳的稅收,而這些稅,是需要當地官府去征收的。有時候經手的衙門有急事需要用錢,于是只好給上面寫個條陳,截留一部分稅款來用。到后來形成慣例,就算沒有急事,大家也習慣截留一部分自用。
這樣,賬面上稅是收上來了的,實際上卻沒有收到錢,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筆糊涂債。
最后你也截留,他也截留,就出現了地方官府和各個衙門比國庫還有錢的怪象。
“都看完了”賀星回見他們傳閱完畢,這才笑著問,“有什么想法”
眾人的心立刻提了起來,小心翼翼地應道,“臣等慚愧,這么多年竟一直被蒙在鼓里,只顧著處理事務,卻出現了這樣嚴重的疏漏,請殿下責罰”
“罷了。”賀星回道,“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既然都已經過去了,錢花了,事也辦了,那就沒必要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