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她對寒門子弟的期望。
向上的道路,必須要自己爭取,一味的扶持,說不定又扶持出了另一批世家。因為等他們成勢之后,必然會維護自身的利益,如果這利益來自皇權的扶持,他們就必然會抓緊她,排斥一切可能改變這種局勢的可能。但若是自己爭取來的,他們就會維護這條自下而上的通道。
至于由此養成的另一個怪物士紳階層,該如何對付,那就留給后來人自己去應對吧
至少賀星回認為,那是比現在更進步的一種政體。
中央集權是勢在必行的,但是中央集權和帝王集權,就是兩回事了。比起生殺予奪系于一人之喜怒,她還是更喜歡標準明晰的法治社會。
所以更要克制,不因自己的一時喜怒而大動干戈。
賀星回將視線移回還跪著的吏部侍郎身上,"即日起,三法司對吏部進行一次清查,若有貪贓枉法之事,一律嚴懲,有瀆職懈怠之人,便撤銷官職。沒有牽連的,就繼續留任,盡快恢復吏部的日常運轉。"
"對了,還有一件事。"她像是剛剛想起來似的,"吏部如今這么亂,科舉之事也難以兼顧,就移交禮部負責吧。陳尚書,,時間不多,你盡快拿出個章程來,今年之內便推行下去。"
陳昌出列應了,又道,"殿下,別的事情都好說,只是這前往各地巡考的學官,不知該如何挑選"
"你禮部出四名官員任正職,再從民間征辟四位名士任副職,兵分四路。路線也要提前規劃好,不可漏掉一地。"賀星回道。今年是第一年,未必所有寒門士子都會來應考,但是一定要把這個消息傳達到大越的每一個角落。
陳昌又問,"這征辟的人選,不知殿下可有打算"
"這個啊,"賀星回微微一笑,"人已經到了,中書省會安排他們去禮部報到。"
張本中聽到這里,不由輕輕地"嘶"了一聲。
原以為巡考的官員可以動一下手腳,現在看來,賀星回早就防著這一點了,甚至不知什么時候,連人都已經召回來了,就等著今日宣布呢。
但更可怕的是,韓青已經知道這件事了。
這其中所蘊含的意思,讓張大人不能不悚然。
當初就是韓青力主讓慶王繼位,如今,莫非他也已經徹底倒向賀星回,不再顧慮自己的世家出身
果真如此,事情就棘手了。
什么寒門士子,就算入朝為官,想要做到可以影響朝廷決策的位置,也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張本中雖然防著,但其實并不擔心。因為這中間的變故太多了。
但韓青可是中書令,他要是倒向賀星回,那朝中的格局必然會迎來一場大變。
現在要考慮的,已經不是那些細枝未節,而是南派世家該如何行事,才能保持住自己的優勢地位,不被這場變革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