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的當然不是道觀的衣缽,而是書畫技藝。
消息一傳出,無數讀書人聞風而至。后來西門先生收了五個弟子,剩下的人也沒有離開,而是就在附近結廬居住。剛開始是想試試還有沒有機會,后來發現跟那么多同道中人住在一起,隨時可以切磋技藝、交流辯論,便品到了其中的好處,賴著不走了。
這兩年,也有不少學西門先生開山收徒的名士大儒,不過挺秀山這里還是規模最大最熱鬧的,甚至已經成了許多讀書人心目中的圣地。
此刻,朝廷派遣巡考官的消息也傳到了這里,引發了軒然大波。
千里迢迢來此求學的,除了一小部分傾幕西門先生的世家子弟,剩下的大都出身寒門。雖然很難科舉入仕,但讀書依舊是他們跨越階層必不可少的一步,所以大家平時都是很努力的。如今努力終于要有回報了,怎么能不令人興奮
挺秀山上,這時也已經得了消息。
雖然當地士子云集。但要是讓大家公推最出色的,那還是要數西門先生的幾位親傳弟子。
此時,五人正在西門先生的房間里,聽他說話。
"這個消息,我早就已經知曉了,只是怕亂了你們的心思,沒有說出來。"西門先生道,"你們也跟著我讀了幾年的書,究竟成色如何,也該驗一驗了。朝廷首次允許寒門士子參與科考,想來稍有抱負的讀書人都不會錯過這個機會,你們也去會一會天下英才吧。"
"是"幾個弟子齊聲答道,臉上是掩不住的興奮與驕傲。
"好了,都去溫書吧。陸諫留下。"
陸諫是大師兄,也是幾個弟子之中最出色的,他被留下來,大家絲毫不覺得奇怪,肯定是先生還有什么話要囑咐。
西門先生從柜子里取出厚厚的一疊紙,遞給陸諫,"世家之中,這一代最出色的是陸家的陸裴。這是他的文章,你可有信心勝過他"
陸諫接過來,,抱在懷中,看也不看地道,"學生有信心"
西門先生大笑,"好,有志氣去吧,好生揣摩一番,拿不到頭名也不要緊,一定要勝過世家子弟。"
在大越各個地方,有許許多多的人正在為這個消息而振奮,想要抓住這個機會,或是扭轉人生,或是青云直上,或是一展抱負。
科舉改革的消息,就像是一點星火落在了這片大地上。
燁京,陸府。
陸裳走到門口,正要抬手敲門,就聽到了里面傳出來的聲音。
又是在說科舉的事。
幾個陸家旁支的子弟,正在變著法兒地夸陸裴,說他一定能夠拿下頭名,給那些寒門士子一點顏色看,讓他們知道,山野出身的粗陋賤民,就是比不上世家精心培育的弟子。
陸裴的話不多,但言笑之間也能聽出他的自信滿滿。
陸裳靜靜地聽了一會兒,沒有敲門,轉身走了。
回到姐妹倆住的院子,妹妹陸薇一看到她,立刻激動地招手,"阿姊,快來看這本書,見解當真精妙,我之前沒有看到過"
陸裳慢慢走過去,興致缺缺地道,"讀這么多書做什么我們又不能科舉。"
陸薇臉上的笑意也淡了,下意識地朝陸裴所住的方向看了一眼。是啊,平日里在家,兄弟姐妹們一處讀書,一處談天說笑,作詩聯句,似乎并沒有什么分別,可是她們和兄弟們,終究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