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大越都因為科舉改革之事沸騰了起來,但是賀星回本人的日程,并沒有因此產生太多的變化
她只是更忙了。
整整兩個月的時間,她一直在跟禮部的人一起琢磨新的科舉規則,幾乎快要被繁瑣冗長的條款折磨量了。
不過總體來說,這段時間的工作雖然強度大,但都很順利。尤其是禮部的官員們都很聽話,沒有像一些不長眼的家伙那樣,凡事必要跳出來反對她,就更是令人身心舒暢了。
要知道,禮部的官員們,可以說是整個大越最會吵架的。尤其是那些老臣,引經據典起來,不是罵人,勝似罵人。
賀星回當初將科舉挪到禮部,一是因為戴曄不識抬舉,二則是因為在她的印象里,負責貢舉之事的一直都是禮部,沒想到還有這樣的意外之喜。
再加上事情雖然繁難,但她只需要提綱挈領,而且她腦海中本來就有一套科舉的骨架,只需適時地將之拿出來,供他們參考即可。
所以雖然忙,但這兩個月,竟是賀星回攝政之后,最輕松的一段時間了。
人一忙起來,就連季節的感受都不甚明晰。
這一日,賀星回清早起來,就聞到了一陣淡淡的甜香,循著香味轉頭望去,見窗下的細頸瓷瓶中插著一支開得正好的桃花,這才有些恍然地道,"春天來了。"
"可不是"可芳從外頭進來,笑道,"御花園里的桃花都快謝了,我看殿下忙得沒空去賞,只好折一支回來插瓶。"
賀星回走到窗邊,低頭嗅了嗅桃花,也跟著點頭,"確實該輕松一些了。
"那今日不議事嗎"可芳一聽,立刻蠢蠢欲動,"您要去賞花,我立刻就叫人在園子里布置好,保準不用您操一分的心。"政事雖然要緊,但放個一時三刻的也不會就出什么大問題。
賀星回笑了,"事還是要議的,時間緊迫,耽擱不得。"
見可芳拉著臉,撅著嘴,她話鋒一轉,又說,"不過花也不能不賞。你這就去把園子布置起來,回頭把那些官員叫到那邊去議事,兩不耽誤。"
可芳還能說什么
今日沒有早朝,可芳的準備還需要一點時間,賀星回得以安閑地吃了個早飯。
說是安閑,其實也是邊吃邊忙。不過這一回,忙的就不算是正事了,而是聽春來匯報最近京城內外的大小消息。賀星回沒空出宮,但輿論動向還是要時刻把握的,她對此也已經有了一套周密的計劃,不過現在,暫時只能通過這種方式了解了。
最近這段時間,城內熱議的都是科舉改革的事。
在百姓之中,對于這件事,幾乎是一致的叫好。跟世家相比,寒門跟普通人的聯系更加緊密,也更友好。
世家子弟,平民百姓只有在街上看到帶著徽記的馬車時能看一眼,但大多數寒門子弟對他們來說都是熟悉的,就是同鄉頗有名氣的某某。在這個時期,皇權不下縣,鄉紳地主們還兼著為朝廷管理地方的職責,許多百姓都受過他們的恩惠。相比之下,只關注廟堂之上的世家,反而沒有那么得人心了。
畢竟在賀星回掌權之前,整個大越的民生都不容樂觀。
如今她雖然還沒有給大家的生活帶來更具體的改變,但是那種蓬勃興盛的新氣象,所有人都能感受到。
很多普通人嘴里不說,心里卻覺得,皇后干得比那些世家大族出來的相公們更好。支持她的新政,選出來的官員就會是更值得信賴的熟人,二者相加,自然是一致地看好。
"世家那邊沒什么反應嗎"賀星回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