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一就已經這般謀劃深遠,讓人膽寒,其二又會是什么
"其二,是經濟控制。"賀星回說,"假若草原上吃的糧食是我們賣的,穿的衣裳是我們賣的,日常所用的各種東西也是我們賣的,衣食住行都與我大越息息相關,一旦貿易中斷就會受到巨大的影響,那么他們縱然想要發動戰爭,也是有心無力。"
眾人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氣。
這經濟控制比文化入侵更加缺德。
在場的都是聰明人,縱然賀星回沒有說出來,但他們都能想到,到時候大越想要對付這些異族,甚至不需要發動戰爭,只要經濟封鎖,不賣給他們任何東西,他們就無計可施,只能妥協了。
這才是真正的殺人不見血。
不知為何,眾人在這一刻,不約而同地給了張本中一個同情的眼神。
在賀星回的兩個概念之下,他所謂的蠻夷狼子野心,隨時可能反咬一口,幾乎就不存在了。與草原的貿易互市勢在必行,曾經高聲反對此事的張本中,處境自然十分尷尬。
誠然,門下省有封駁各種詔書旨意的權力,可是對上以為足夠強勢的主政者,,這份權力只會變成一張廢紙。至少到現在為止,賀星回想做的事,還沒有一件真的被阻攔住的。
長此以往,門下省形同虛設,張本中這個主官該如何自處
"這兩個概念,真是振聾發聵啊"開口說話的人是戶部尚書嚴文淵,"殿下所思所想,皆發人深省,我等不能及也"
他以前覺得,自己這個戶部尚書做得難,是因為局勢不好,換成任何一個人,在他的這個位置上,都會無計可施,而他已經算得上認真負責了。
如今見識了賀星回的手段,嚴尚書突然意識到,也許自己所謂的盡力,不過是因為站得不夠高,看得不夠遠,沒有賀星回這樣卓越的見識,才會困囿于小小的難題。
他越是想,就越是忍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與胡人貿易互市,還可豐盈國庫,真是妙極殿下之前說,那些商人們運到西北的糧食,可以抵扣商稅,臣原本還在擔憂,如此一來,今年的歲入必會大幅減少,難以支應。但西北開放互市,又將會多出一筆稅收,足可填上不少窟窿了。"
其實一開始,賀星回讓戶部從慶州拿貨去賣的時候,嚴尚書是很不情愿的。但很快,他就體會到了其中的好處。
慶州的東西是真的好,百姓們本來就需要,既能解決百姓所需,又能給國庫賺錢,這正是兩全其美的好事。嚴文淵很快就拋棄了自己原本"不與民爭利"的想法,樂在其中了。
戶部之所以能支應到今日,這些慶州來的貨物功不可沒。
這么好的東西,賣到草原上一定也十分暢銷,每年必然能為國庫增添大筆商稅。想來要不了幾年,國庫就不會再缺錢了。嚴文淵只要想到那個場景,真是做夢都能笑醒。
"光靠這個辦法,想填上戶部的窟窿,一時半會兒可辦不到。"賀星回笑道。
嚴尚書聞弦歌而知雅意,立刻急切地問道,"莫非殿下還有其他的打算"
"確實有一點想法。"賀星回的視線意味深長地掃過張本中和他身后的人,"不過,事情要一件一件辦,等到互市之事定下來再說吧。"
話說到這里,眾人對于互市,已經沒有任何反對的意見了。
一件事,總是有利有弊。弊方面,賀星回已經考慮得十分全面,甚至準備化弊為利,他們說不出什么。而利方面,與草原貿易,好處大家都是看得見的。
君不見,當初葉家往西北走私商品,哪一年不賺個盆滿缽滿連北地世家都跟著得了不少好處。
這事他辦得隱秘,可是在世家之中,并不是什么秘密。有人不齒,也有人眼紅,不過跟草原人勾連是個大罪名,所以也沒有人效仿。
如今朝廷主持互市,公開交易,那就沒有任何隱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