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絕對不能放過。他立刻拍著胸脯保證,"我這就會去聯絡在京中的小商人們。一兩個人手中的資產不夠,十個二十個,總能吃得下一塊地了。你們放心,如今在京的小商人何止幾百,人數絕對夠了。''
"就算不夠也不要緊。"阿喜笑瞇瞇的,"除了你們之外,還有慶州的商人,以及勛貴和北地世家門下的部分商人,都肯支持殿下的新政,不必擔心冷場。"
嚴東明頓時一凜,從喜悅之中回過神來,意識到皇后確實是在扶持他們,給他們機會。若是搞砸了,還有無數愿意兜底的人。
他更加鄭重地道,"請殿下放心,我等必不負所托。"
在這般紛擾的背景之下,賀星回突然通過了一份秘書省的奏折,允許她們建立藏書館廣收天下圖書的事,幾乎沒有引起任何水花。
這是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非要在這個時候辦,恐怕是故弄玄虛,讓人以為她并沒有失去對朝堂的掌控。
就連張本中都在這份詔書上簽了名。
賀星回將一處空置的王府劃出來做藏書院,秘書省也對外張貼了捐書換借閱資格的公告,不過想當然的,并沒有人來捐書。畢竟如今藏書院中仍是空空如也。或許以后她們將宮中藏書抄錄收入,會吸引一些寒門子弟,但那也是很久之后的事了。
如此又過了一段時間,眼看宮中遲遲沒有消息,不止是那些大商人們坐不住了,被張本中強勢壓制,摻和進這件事里的那些南派世家,也有些支撐不住。
這一年里,賀星回的行事風格已經深深地被所有人記住,她從來行事不拘一格,總能出人意料,他們都怕她至今不表態,是有別的準備。
這件事,一開始他們其實是不同意的。畢竟只要出錢買下土地,就還是可以從中分一杯羹。
但賀星回這件事辦得確實不地道,明擺著就是要讓他們這些南派世家吃虧,他們也不可能沒有意見。而張本中更是告訴他們,所謂的分一杯羹,也不是沒有風險。
以世家的驕傲,自然是不會親自經商的,都是那些商人投獻過來。他們不過問經營之事,只每年收取足夠的供奉,平時為這些商人庇護,解決一些小問題。
原本這種合作是十分牢固的,畢竟商人社會地位極低,只能依靠世家。
可是賀星回來這么一手,這些商人就能直接跟朝廷扯上關系了。有朝廷為他們的生意做背書,他們又怎么會愿意繼續給世家送上大筆供奉誠然,有些經營手段一般,或者索性違法亂紀的,需要他們的庇護,會繼續供奉。但大多數商人必然會借此機會掙脫世家的控制。
世家產業雖多,可是維持奢靡的日常用度,需要大量的現銀,沒有這份供奉,他們就連如今的體面都難以維持。
只有趁此機會將賀星回打壓下去,將這件事的主動權抓在他們手中,仍然由他們這些世家來給予好處,底下的商人們才會聽話。
這是真正觸動世家根本利益的事,所以最終,所有人都被說服了。
而且,張本中有一句話,說到了所有人的心坎上,"難道諸位愿意以后在一個女人面前搖尾乞食嗎"
這些人雖然有點怕賀星回,但并不服她。世家有世家的驕傲,就連皇室也很難令他們臣服,何況是對一個女人低頭權力,終究還是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最舒服,已經嘗過了那種好處,誰會愿意放棄呢
但心底對于賀星回的畏懼,又讓他們隱隱有些不安。時間拉得越長,這種不安就越是嚴重。
再被手下的商人們一攛掇,就更坐不住了。于是這群人私下里一合計,就決定去催一催張本中。
張本中現在看到他們就覺得頭痛。其實他心底,對于這些盟友已經越來越不滿意,覺得他們都是拖后腿的,恨不得盡快甩脫。但沒辦法,他還有太多要用到他們的地方,不得不敷衍一番。
而就在南派世家的家主們齊聚張家之時,嚴家也來了一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