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這本書本來就和一般的書籍不一樣,雖然是用來啟蒙,教的卻不是仁義禮智,圣人教誨,而是認識世間萬物,叫這個名字正是恰如其分。
其實,以賀星回本人的想法來說,她更想給這本書取名十萬個為什么或者少兒百科全書,既淺顯又明白。不過那就更不符合古人的審美了,她當成笑話說出來,便遭到了陸裳的強烈抵觸。
這書畢竟是要賣給世家和寒門的讀書人,還是要考慮一下他們的接受度。
書已經被送進了書店,眾人的緊張絲毫不弱于正旦大朝會那天,"會有人來買我們的書嗎"
"肯定會有的。"
不說這幾個月以來,他們一直在造勢,就說賀星回已經將這本書欽定為皇子皇女們必讀的書籍,但凡是想讓自家孩子以后在仕途上有所建樹的,又怎么能不買一本
話雖如此,但該緊張還是會緊張。這一回,就連陸裳也難以保持平常那種鎮定了。畢竟這本書是她一力推行并親自編撰的,如果遭受失敗,雖然不會影響她的仕途,卻會打擊她的信心。
"要不我們出去看看"嚴意提議。
陸裳搖頭,"今日是元宵,上街的人雖然多,但買書的估計沒幾個,不如不看。
"那你還定在今天售賣"阿喜問。
陸裳道,"只是討個好彩頭。"
話雖如此,可是這一天回家的路上,陸裳還是忍不住讓馬車拐去了附近的書店。出乎意料的是,這里的客人竟然不少。和陸裳想的不一樣,節日里出來逛的人多,即便是書店,客人也會比平時更多,而且這種日子,他們總是更愿意花錢。
但令人失望的是,幾乎都是成年人,沒有孩子。
這也正常,即便帶孩子出門,,也少有來逛書店的。因為這個時候,專門寫給孩子們看的書本來就很少。
這個認知讓陸裳微微一怔,眼睛倏然亮了起來。
給孩子看的書少,是因為賣不出去嗎并不是。街上做給小孩子的各種吃食和玩意兒賣得就很好。雖然孩子們自己手里沒有錢,可是逢年過節,做父母的是很愿意為孩子花錢的。
如果是買書,那掏錢只會更爽快。這一點,陸裳深有體會。她小時候,但凡出了新書,家里人都會給她買一冊。倒是妹妹想要的吃食和衣裳首飾,常常會被遺忘。
書店里之所以沒有孩子,無非是兩個原因∶一是書籍太貴,二是沒有能給孩子看的書。
但陸裳也是開始印這本世界,才知道慶州那邊居然已經有了十分完整的印刷產業,可以將成本降低許多,稍微有些家底的人家,買一兩本完全可以承擔得起。
所以,她們要做的,就是印更多給孩子看的書,在這個過程中,按照另一套標準篩選給他們看的東西。
這比重新解釋圣人經典要容易得多。
當這些看著秘書省編的書長大的孩子們入朝為官,進入各行各業,這個世界又會變成什么樣子呢
想到這些,一時一刻的得失暫時被陸裳拋在了腦后。不過,正當她準備吩咐車夫繼續前行時,眼角余光忽然瞥見一群書生從書店里涌出來,人人手里都拿著一本書,封面看起來眼熟至極。
正是她親自設計,由嚴意作畫,賀星回題字的世界封面。
當他們從馬車旁經過時,路上還聽見其中一人道,"這書里寫的好多現象,我都曾見過,竟不曾留意買一本回去,閑來無事驗證一番,倒也有趣。"
陸裳不由微微一怔,這書居然能得到讀書人的青睞,這是她沒有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