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是因為慶州那邊已經有了一整套完善的印刷術。除了專門用于印刷的機器之外,從紙張到雕版再到印墨也都有所改良。正是因為這些技術的存在,她們之前印的那本世界,售價只有同類書籍的一半。
"四頁會不會太少了"有人提出疑問。
其實這也是大部分人的疑問,雖然報紙的開幅會比普通的書籍更大,可是考慮到排版,以這個時代的印刷技術,一頁也就能印兩篇文章,四頁就是八篇,太少了。而且這是第一期,報紙又是從未有過的新東西,不可能直接把八篇文章印上去,必然還會有一些介紹。
"可是如果再多,售價就要漲了。"陸裳道。
阿喜翻著臨時用來充當版面設計的紙張,突然道,"為什么我們不能把背面也印上字呢"
眾人的視線都被這句話吸引了過去。
阿喜道,"要是兩面都能印字,那四頁紙的內容卻會增加一倍。買的人會覺得更合算,我們也能印上更多的文章。"
"那還可以把字縮小一些。"張虹說,"上次我去印廠看過,雕版上的字都很大,字與字之間還有不少空,擠一擠,說不定一面又能多一篇文章。"
"那就是一面三篇,要是八面,那就能印二十四篇。這豈不就是一本書了"
一本書的售價能夠降低到五文錢,這本來應該是天方夜譚的事,可是現在,好像也不是那么難了
"這樣恐怕不會太好看。"陸裳遲疑。
一是字太密不好看,二是雙面印,難免會有一些墨痕透到背面去,也影響閱讀效果。
"可是便宜。"阿喜語氣篤定地說,"五文錢就能買差不多一本書的文章,即便是一年收入只有兩三千錢的普通人家,如果有心讓孩子上進,說不定也會愿意買。"
陸裳立刻在內心算了一筆賬。
她們的報紙當然不可能是日報,印刷速度和發售速度都不允許間隔時間那么短,目前定的是旬報,每個月三期。這樣訂購一年的報紙,也就只需要花費不到二百文。的確是年收入只有兩三千錢的人家也買得起。
如果是這樣,肯定不可能只賣出去一千份了,算上大越其他地方,一萬份都有可能。
如此一來,甚至還可以再降一些價。
而這只需要犧牲一點點質量。
雖然這跟陸裳最初對這份報紙的定位不一樣,但是不知為何,到這一刻,就連她也覺得,那些錦衣玉食的世家權貴們的那一點點介意,根本不重要了。
她低下頭,看著賀星回寫下的那句"世界廣大,愿往一觀",不由微笑起來,"好,暫時就先就這樣定。"
那個巨大的世界或許并不在多么遙遠的地方,而就在她們身邊、腳下。
她已經看到了。
開明元年,三月。
隨著天氣轉暖,被窩的吸引力已經不那么大了,阿喜起床的時間也變早了一些。
當然主要還是因為忙。
她們不但要完成日常的工作,要去編修館值班看信,還要忙編撰報紙的工作。
到現在,報紙上要刊登的文章已經定下來了,但是陸裳要求她們給每篇文章都寫上"編者按"做一些簡單的介紹、點評乃至引導。二十幾篇文章都要寫,這份工作就平攤到了每個秘書官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