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星回注意到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開明元年女官考試時,幾乎沒有未婚的年輕女孩來報考。到了開明二年三年,報考的年輕女孩增加了不少,開明四年之后,就幾乎都是年輕女孩了。
她猜想,一來是年輕女孩可塑性更強,接收新知識的速度也更快,二來有了陸裳等人做榜樣,世人看到女官也能有那么好的前程,對于這件事的疑慮也就大大降低了。
與其把家里的女孩子送出去聯姻,結交不知道有沒有用的盟友,不如送入宮中,成為現成的助力。
反正目前看來,賀星回的地位越來越穩當,眼看著還能當個幾十年的家,也不用擔心朝夕之間又有別的變故。
于是各地新開辦的書院里,女學生入學,好像已經成了見怪不怪的事。
民間甚至已經有了送女兒去讀書的風尚,不提將來入京考試做官,就是議親的時候,說出去也好聽,還能挑到更好的親家。
至于已經成婚的女性,她們一方面是學習的難度增加,另一方面,婚后分心的地方也太多了,很難像未婚女孩那樣將心思都放在學習上。能出頭的,前兩年就已經考出來了,沒考出來的,也不再費那個事。
與其指望自己,不如好好培養家中的女兒。
但與之相對的是,皇家藝術學校所主辦的藝術比賽上,參賽的女性越來越多了。
世家出身的女性,多半都會學一兩樣藝術,以陶冶琴操。對于已婚女性而言,這也是少數可以讓自己放松的東西,因此大部分人都沒有落下。如今女官考試她們不敢指望,但這種比賽,還是可以參與一下的。
何況皇帝也很舍得出彩頭,除了獎金之外,絕世名琴、古董字畫、美玉珍寶以及各種珍本孤本,他都舍得拿出來做獲勝的獎勵。夫人們雖然不缺錢,但是對這些東西也是心向往之的。
事實上,女性參賽者的水平往往并不比男性差,其中不少人同樣也能名列前茅,成為眾人矚目的存在。
借由這個比賽,這些原本深居簡出的夫人們,也自然而然地走出家門,參與到了各種社會生活之中。畢竟就連宮中的嬪妃們,如今也能自由進出了,她們自然也不可落于人后。
有各家報紙的報道,這些貴夫人之中的佼佼者,甚至也成為了明星一樣的存在。
特別是全本女子從軍記被改編成戲劇,搬演到舞臺上之后,在其中扮演了角色的嬪妃和內外命婦們,更是家喻戶曉。
如今,年節的時候去看戲劇演出,已經成為了新的流行時尚。
開明五年,四月。
今年的女官考試大有看頭,因為多了兩位身份特殊的考生。
其中一位是北方山部首領的女兒齊爾拉,另一位則是大越的皇長女殿下袁嘉。
上次賀星回要把女兒送去書院讀書,在朝堂和民間都引起了不小的議論。如今女子讀書成了新風氣,皇長女又跑來考女官,,有心人已經從中看出了賀星回的態度∶即使是皇帝的子女,在她這里也沒有太多的特權,依然要靠自己的才華和能力出頭。
所以,袁嘉和齊爾拉能不能通過女官考試,就成了所有人都關注的事。
要不是這兩年開始禁賭,說不準賭盤都已經開好了。不過暗地里有沒有人在開盤押注,就不好說
被眾人關注著的袁嘉和齊爾拉,此刻正在做考前沖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