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們一開始是附和賀星回,后來就越想越覺得這個提議確實很好。
于是這一項,就這樣輕松地通過了。
等氣氛緩和過來,再倒回來說袁嘉的事,所有人都顯得特別的心平氣和。他們先是對賀星回道歉,表明這是考慮不周,但同時也指出,這件事不可能無止盡地拖延下去,賀星回遲早要給出一個明確的態度,這也是為了安定人心。
再說,即便新的法律將成婚的年紀定在十八歲,袁嘉和兩位稍微年長的皇子也已經遠遠超過了。
這件事眼下只是他們說,再拖下去,就會被天下人說。
本來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弄到引人疑竇的地步,實在沒有必要。
"諸卿言之有理。"賀星回點頭道,"所以今日召集諸位,也是為了商議此事。不過孩子們大了,難免有自己的想法,這事還是讓她自己來跟你們說吧。袁嘉"
袁嘉應聲從女官的隊列里走出來。
重臣們看看她,再對視一眼,彼此都心下了然。前面還是"孩子們"有自己的想法,后面叫出來的人卻只有袁嘉一個,圣心偏向哪一邊,已經很明顯了。
其實這一點賀星回本來也沒有掩飾過。一直以來,她提起孩子們,說的都是皇子皇女,而不是皇子和公主。雖然只是一個稱呼的事,可總是被并排提起,就會讓人覺得他們有一樣的身份,一樣的地位,自然也該有一樣的權力。
袁嘉站在賀星回身邊,這個位置,似乎能夠讓她從身邊的人身上汲取源源不斷的力量。于是就算面對一屋子的重臣,也不是特別緊張,可以直截了當地提出自己的要求,"我打算自立女戶,這樣無論婚前婚后,我都是一家之主,諸位相公也不必擔心我成了婚就會有什么變故。"
重臣們不由一愣。
他們都沒想到,袁嘉居然能想到這么刁鉆的角度。
"殿下的意思是,讓男方入整"有人問,"那將來有了孩子,從誰的姓"
"我認為不算是入整吧,不過非要這么說也不是不可以,更便于一般人理解。"袁嘉坦然地道,"至于從誰的姓,那不是很簡單嗎繼承哪一邊的家業,就從哪一邊的姓。"
"豈有此理,這不是亂了綱常"立刻就有人反駁道。
他們甚至不需要思考,只憑下意識的反應,就知道這是一件非常出格的事,,絕對不能答應。
"怎么會亂了綱常"袁嘉理直氣壯地說,"一個孩子,有父母一半的血脈,既然能從父姓,繼承祖父家的產業,自然也能從母姓,繼承外祖父家的產業。"
賀星回覺得,重臣們臉上的表情很有趣。
能夠繼承外祖父家的家業,對他們來說,估計是一件很有誘惑力的事吧可前提是孩子從母姓,那就有點讓他們難以接受了。
其實如果從染色體的角度來說,他們選擇男性作為繼承人,也算是有幾分道理。因為確實只有y染色體才是代代相傳,不會變化的。但令人遺憾的是,真正能夠穩定伴y遺傳的,往往既不是智商,也不是才能,更不是血統,而是遺傳病。
過了好一會兒,才有人反應過來,他們眼下討論的,與其說是袁嘉的婚事,不如說是皇位承續的問題。袁嘉的情況不具備普適性,暫時還不用著急,眼下最重要的,還是她這個提議對皇位繼承人的影響。
原本袁嘉出嫁之后,就會成為外人,失去繼承人的資格。她這一招,看似出格,實際上正好化解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