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的袁嘉松了一口氣,看看皇帝,又看看賀星回,心里猛地生出一種很古怪的感覺來∶和母后比起來,父皇更像是傳說中挑剔的惡婆婆當然,這話她肯定是不會說出口的。
古琴設計的時候就沒有考慮過給兩個人彈,琴身較窄,兩個人同時動手,總覺得有些局促。不過皇帝和管驚鴻都是此道大家,倒也順利地將一支曲子奏完了。
有了這個小插曲,氣氛總算變好了很多,這初次見面,也獲得了圓滿的成功。
之后就是婚禮的流程了,不過在皇家,這些事并不需要做父母的親自出面,會有禮部的官員接手,全權負責所有的工作連嫁妝他們都會幫忙準備。
賀星回看著禮部遞上來的厚厚的嫁妝單子,不由得想起開明元年時,羯部的首領還想求娶大越的公主,就是為了得到她的嫁妝。
這還沒算上她和皇帝,以及后宮嬪如妃們給的添妝。
想到添妝,賀星回便讓可芳將內庫的物品冊子翻了出來,得空的時候慢慢看。看到有覺得好的東西,就讓可芳記下來,回頭從庫房里取出來看一看,若是合用,就留給袁嘉。
當然,也不能厚此薄彼。袁嘉有了,下面兩個也已經準備成婚的弟弟,自然也有一份。
袁嘉的婚事定下之后,仿佛解了什么禁似的,兩個皇子的婚事也很快定了下來。人選是他們的生母提的,想必是早就選好,就等著賀星回過目,她看著沒什么毛病,就交與禮部去籌備。
不過結了婚,就要搬出宮去住了。雖然皇帝為他們挑選的宅第都是現成的,只需要做一些改造,但看工部安排的工期,估計也得忙到明年,所以婚禮也只能推到那時候。
皇家的這三樁婚事不必著急,倒是另一樁婚事,已經近在眼前了。
阿喜和賀子越的婚期就定在了今年。他們的婚事拖到現在,已經成了整個燁京城里人人關注的事,今年總算要完婚了。
賀星回挑東西的時候,還特意留了兩樣,準備給阿喜添妝。
既然阿喜有了,其他女官自然也不能少。不過賀星回已經挑得頭暈眼花了,索性等開庫房的時候,叫她們自己進去隨便選兩樣喜歡的。
陸裳被特意叫回來,本以為是有什么大事,不想竟是叫她們去庫房里挑東西。她隨手選了兩樣首飾,從庫房里出來,就遞給身邊的阿喜,"我用不上這些,給你吧。"
"當真想好了"阿喜問她。
她沒有說得太明白,但陸裳都懂,她點頭,""你別勸我。為這事勸我的人已經夠多了。
阿喜笑著搖頭,"我不會勸你。你想要什么,只有你自己最清楚。你比我們都聰明,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算是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我也相信你一定能夠做到。"
陸裳不由微笑起來,"我也提前祝你新婚美滿、百年好合。"
"提前"阿喜有些疑惑。
陸裳卻沒有解釋,將手里的首飾塞到她手里,擺擺手,走了。
兩天后,禮部教育司就上了一份奏折,是關于在全國鄉村之間設立學堂的建議。
建議中認為,現在各地書院興起,讀書已經成了一種風尚,正是應該大力推行教化之時。而設立鄉村學堂,不僅能夠幫助底層百姓開蒙,也能為書院輸送更多優秀的學生,進而為朝廷培養更多可用的人才。
這個提議非但由禮部的提請,而且還有全國所有書院山長的聯名。現在的蒙學教育參差不齊,導致書院招生時也困難重重。有些學生收進來,還要重新從蒙學教起,費時費力。如果朝廷能夠填補上這個缺口,系統性地進行蒙學教育,想來這種情況就能大為改善。
在全國每一個鄉村開設學堂,這確實也是只有朝廷才能做得到的事。